近日,騰訊制造的首臺智能顯微鏡,打破傳統局限,可進行多視野下分析結果,并且而且獲得了NMPA頒發的注冊證,成為中國第一臺獲準進入醫院臨床應用的智能顯微鏡。
傳統顯微鏡視野小,醫生從目鏡中每次只能看到切片上很小的局部,要手動切換多個視野,并將其關聯才能得到整體診斷。而且需要醫生依靠經驗識別和判斷病變組織,并估算細胞數量和比例。最后做出診斷,耗費了大量的工作精力,而且結果難以準確一致,誤診誤判會對患者的治療造成嚴重后果。
而騰訊這款智能顯微鏡,能記錄多個視野下的分析結果,最后給出一個全局性的統計。能通過提供精準定量分析,識別和區分相似細胞,提高結果的精準度和一致性。在確定視野后,算法立即運行,迅速得到結果并顯示在顯微鏡視野中。騰訊表示,做這個機器,其實還有重要的現實原因:病理醫生嚴重短缺。
據統計,中國目前僅有1.5萬名病理醫生,缺口近10萬,供需極不平衡,而新病理醫生的培養又面臨著時間周期長,年輕一代學習意愿不強等問題。智能顯微鏡,希望能有助解決這種現狀。
騰訊智能顯微鏡研發始于2018年,騰訊提供AI技術、舜宇光學科技提供硬件研發、金域提供病理專業知識與專家資源支持。
其集成了目前病理分析與診斷方面的最新技術,并針對病理醫生工作流程和習慣進行多次產品迭代。現已支持乳腺癌免疫組化(IHC) Ki67(腫瘤細胞增殖指數)、ER(雌激素受體)、PR(孕激素受體)和 Her2(細胞表面生長因子2)等常用核染色和膜染色量化分析場景的判讀。
騰訊旨在未來將推進智能顯微鏡系統的實際應用,持續改進硬件和軟件,力求為醫生、患者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這將會給醫生節省大量工作精力,減少對患者的誤判誤診,提供精準定量分析。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