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熱浪噴涌而出,不僅激起芯片從業者的熱情,也激起吃瓜群眾掙快錢的念頭。
52.6萬蛇吞象
你能想象一家只有52.6萬資金的企業要以2.3億收購半導體公司?
晨鑫科技(002447)的前身叫壹橋股份,主營業務是海珍品業務。后來海珍品業務做膩了又賺不到錢,2016年底通過騰籠換鳥的方式,與南昌京鑫、馮文杰分別持有的壕鑫互聯54.99%股權、0.01%股權進行了置換,一腳邁進了互聯網游戲領域,壹橋股份也正式改名為晨鑫科技。
本以為借助網游能大賺一把,公司高層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但2018年3月公司實控人劉德群、原董事長劉曉慶等3人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被常州市公安局直屬分局刑事拘留,上市公司申請臨時停牌。
隨后晨鑫科技的高管又批量辭職,從2018年9月到2019年11月期間,晨鑫科技的董事及高管辭職人數達到6人。公司的業績也一落千丈,2019年實現營收收入6635.62萬元,凈利潤為虧損9.99億元;2018年,公司營收為2.44億元,凈利潤為虧損6.36億元。由于連續兩年虧損,公司股票已于今年5月6日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近期,被戴帽的*ST晨鑫又盯上了半導體這艘大船,打算以2.3億人民幣收購上海慧新辰實業有限公司51%的股份,該公司主要產品為LCOS光調制芯片(光閥芯片)和LCOS光學模組(光機)。上海慧新辰的研發團隊大多都有中興、華為、廣景等從業背景,去年研發成功的LCOS芯片,有望打破日美公司在光閥芯片領域的壟斷,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
受此消息的影響,*ST晨鑫昨日開盤即漲停,但是面對公司僅有52.6萬元的貨幣資金,卻要花2.3億搞收購,深交所也發函要求其說明收購資金的來源,資金成本、資金期限等。
跨界熱潮
近幾年半導體大熱,各路人馬相繼涌入造芯大潮。2012年上市的翠微股份是一家老牌百貨股,主要集中做商業百貨和零售業務,也許是受到線上電商的沖擊,翠微股份開始擴展版圖。
2019年翠微股份想要收購一家支付公司,最終以失敗告終,但這并未阻止這家老牌百貨進軍半導體的決心,翠微股份近期參與發起設立了一家名為北京核芯達科技有限公司的芯片公司,持股超35%。
在核芯達科技的股東中,英國著名手機GPU芯片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也參與其中,并持股19.9%。Imagination被稱為英國技術王冠上的一顆明珠,在圖像處理、半導體IP領域全球排名前三,與高通、ARM三分天下。
2018年9月,廣西啟世半導體宣布與廣西欽州市簽訂年產1440萬片集成電路用12英寸大硅片項目的投資協議,該項目投資總共30億美元,一期投資10億美元,主要建設12英寸大硅片生產線。
然而將近兩年時間過去了,這一項目最終胎死腹中,從官方的消息可以看出,項目啟動的關鍵因素是“啟動資金未到位”作為投資方的廣西啟世半導體,其董事長可謂涉獵廣泛,既投資了半導體項目,又有美容美發,文化傳媒等項目,開啟的是廣撒網模式。
跨界投資半導體風險雖大,但并不是不能成功,比如雅克科技就是成功的案例。
挑戰成功
雅克科技主營生產和銷售阻燃劑,但隨著行業產能過剩,2016年雅克科技采用并購+合作的方式布局半導體材料,2016年以來公司通過并購華飛電子切入半導體封裝用硅微粉領域;收購江蘇先科(UP Chemical)和科美特進軍 SOD、前驅體及氟化特氣等半導體制造核心材料;與韓國 Foures 設立雅克福瑞開展半導體氣體輸送設備業務;與韓國 Jaewon 簽署合作備忘錄布局濕化學品領域。這一系列的并購+合作措施后,雅克科技逐漸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站穩腳跟,半導體材料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達到27.42%,逐漸成為國內半導體材料領域的龍頭。
(2019年雅克科技產品類別)
轉型的三年間,雅克科技的凈利潤增長了8倍,股價也一路上漲2倍到現在的50多元/股,市值更是增加了127億元。
雅克科技的跨界成功也不是偶然,公司本身從事從事磷酸酯阻燃劑和其他橡塑助劑的研發,雖然與芯片設計相差甚遠,但與光刻膠有著相似點,并且雅克科技從決心進入光刻膠市場之后,一路收購+入股,動作十分頻繁,與一些玩票的企業完全不同,雅克科技也順利拓展了中芯國際、華虹宏力、青島芯恩、臺積電等一批優質客戶,這也說明雅克科技轉型的成功。
掙錢的都是少數
半導體掙錢嗎?當然掙錢,2019年臺積電營收357.74億美元,凈利潤達到118.36億美元,創下近五年最高營收紀錄。另一家臺灣企業聯發科,2019年全營業收入凈額為新臺幣2,462.22億,同增3.4%;全年凈利為新臺幣232.04億,同增11.7%。
2019年整個半導體行業出現了負增長,唯獨中國半導體銷售額逆勢上揚增長15.77%,達到了7562億元,而幾家頭部企業中:
韋爾股份營收136.32億元,同增40.51%,凈利潤4.66億元,同增221.14%;
聞泰科技營業收入415.78億元,同增139.85%。凈利潤12.54億元,同增1954%;
匯頂科技營收64.73億元,同增長73.95%,凈利潤23.17億元,同增212.10%。毛利率整體達60.42%。
辛苦錢
作為國產模擬 IC 的龍頭,圣邦股份有16大類1200余款產品,平均每顆芯片的銷售單價只有0.3元左右。作為首批登上科創板的企業,晶晨半導體主營業務是電視芯片,單顆芯片的均價也是所有科創板最貴的,也不過35.69元,另外一家做智能卡芯片的聚辰半導體單顆芯片的價格只有0.14元,掌握了LED芯片核心技術的晶豐明源,單顆芯片的價格也只有0.33元。
匯頂作為全球指紋識別的絕對龍頭,2019年指紋識別營收54.12億,占主營業務收入的83.6%,去年一年匯頂科技全球指紋芯片的出貨量為9.286億顆,平均一顆芯片的價格為5.82元,隨著屏下指紋識別芯片的大規模量產,單顆芯片價格肯定會持續下跌,這點從匯頂往年的財報就可以看出。
匯頂的指紋識別芯片的價格從 2014年的61.1 元下降到 2015 年的 22.8 元,下降幅度達到 63%,再到如今的6元每顆,隨著技術的成熟,芯片的單價一路狂跌。
匯頂、圣邦、聚辰等這些企業都是做到了全國或者全球頂尖,幾十億營收的背后是幾十億甚至百億出貨量堆砌而成的,一般企業難以達到如此大的出貨量,如果與互聯網企業相比則天差地別。
總結
半導體行業作為一個重資產行業,但是高技術門檻這一點就將90%的躍躍欲試者拒之門外,此外每年10%以上的研發投入,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這些屬性都對半導體從業者有很嚴格的要求。像晨鑫科技這樣搞海珍品,又轉行做游戲,如今又想跨界做半導體,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目標與決心,一心只想著收割韭菜,如何能將半導體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