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現癥狀之前檢測出癌癥并確診的話,可以更加有效地進行治療,并可能提高療效。為此,IBM 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款新的芯片技術,能夠實現在比此前技術小得多的度量上分離生物粒子。
這項研究成果在《自然納米科技》上發表,表示這一技術能夠在納米級別上分離生物粒子,這一度量很可能比此前的技術所能檢測的粒子大小要小 50 倍。如此一來醫生就可以分析如 DNA、病毒、外來體等粒子了,并且能夠在顯現出身體癥狀之前找出疾病的苗頭。
據 IBM 的表述,該設備使用納米級確定性側向位移(也叫納米 DLD),使液體樣片不斷流過一塊硅制芯片。該芯片上有不對稱的柱狀陣列,根據粒子的大小分離蜂擁而來的納米粒子。這塊芯片長寬均為 2 厘米。
外來體通常隱藏在容易收集到的體液中,比如唾液和尿液,其中包含的生物標記在惡性腫瘤的檢測中的作用日益凸顯。IBM 技術直面當前科技在微創液體活檢上的應用所面臨的挑戰,發明了這一芯片。根據 IBM 發布的信息,這種芯片實驗室可以分離小至 20 納米的粒子,并能把小型外來體同大型外來體區分開來。通過對外來體大小及表面蛋白質的分析,醫生可以知道癌癥的狀態并發現其他可能的疾病。
IBM 當前與莫奈山伊坎醫學院合作,專注于前列腺癌細胞檢測技術的開發。這一設備能夠通過液體活檢檢測帶有前列腺癌細胞特定生物標記的外來體,這個團隊將對該設備的檢測能力進行測試。
除了早期檢測癌細胞及其它疾病如流感、寨卡病毒之外,莫奈山團隊希望這一技術能夠進一步了解疾病生物學,因為他們認為這項技術能夠“‘竊聽’外來體所攜帶的細胞間交流的信息”,由此增加對疾病產生的了解。
Carlos Cordon-Cardo(卡洛斯·科登-卡多)醫生是西奈山病理衛生系統部的教授及主席,他表示,“我們希望通過結合莫奈山團隊在癌癥和病理學領域的專長以及 IBM 的系統生物學經驗及其最新的納米級分離技術,從外來體上找到特定的、易檢測的生物標記從而創造一種新的前沿技術,進而進一步判斷個體是否得癌癥以及如何更好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