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回應特斯拉Model3自爆事件
據報道,1 月 19 日晚間,在上海閔行區某小區內發生一起特斯拉 Model 3 起火自燃事故,并在地庫發生爆炸。
根據報道內容,該車輛駛入地庫時,車主發現起火,隨后立即下車去地面尋找小區保安求助,還沒等返回,車輛已在地庫爆炸,火情被隨后趕到的消防隊員控制,現場并無人員傷亡,但車輛已被徹底燒毀,目前具體起火原因仍在調查中。
1月20日,特斯拉方面回應稱,根據車主描述,其駕駛車輛進入地庫后感覺底盤發生碰撞,隨即停車查看。車主發現車輛前部開始冒煙后返回車輛取出車內個人物品,在其安全離開后不久車輛開始起火。公司初步判斷起火原因為車輛底部的高壓電池受到撞擊后引發內部電芯損傷及短路,最終導致起火。
晶瑞股份購買ASML光刻機進廠
圖源 | ASML
1月19日晚間,國產光刻膠廠商晶瑞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經多方協商、積極運作,順利購得ASMLXT 1900 Gi型ArF浸入式(DUV)光刻機一臺,并于當日運抵蘇州,搬入公司高端光刻膠研發實驗室。下一步,公司將積極組織相關資源,盡快完成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
據悉,晶瑞股份是在2020年9月28日的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八會議上,審議通過的《關于購買設備的議案》。公司為開展集成電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膠研發項目,擬通過Singtest Technology PTE. LTD.進口韓國SK海力士(Hynix)的二手ASML光刻機設備。
立訊精密稱收購歐菲光華南廠消息不實
1月21日有媒體報道,數位知情人士透露,歐菲光華南廠(歐菲光廣州)即將出售給立訊精密,該標的隸屬歐菲光手機攝像頭模組事業部(CCM事業部),為蘋果供應鏈組成部分,受此消息影響,歐菲光尾盤一度跳水跌停,成交額接近20億。
對此,立訊精密方面回應稱:“情況不屬實”。歐菲光方面則回應稱,在核實情況,不清楚消息源。
華為內部人士稱已為Mate50預留芯片
圖源 | neweurope.eu
1月21日,財聯社援引華為內部人士消息稱,華為對手機業務的策略基本上是,用有限的芯片無限延長手機業務的生命周期,華為沒有停止對P系列和Mate系列的研發,P50、Mate50等后續機型還會發布。華為內部人士稱,“800萬片麒麟9000,如果放在P40上早賣完了,我們預留了相當一部分給后續的P50和Mate50。
據爆料,華為P50將搭載麒麟9000E處理器,而華為P50 Pro以及Pro+版本則搭載麒麟9000處理器,在功耗、性能各方面的表現都處于全球頂尖水準,正面將會搭載一塊120Hz+2K分辨率的頂級AMOLED屏幕,相機方便,依舊是獨家定制的5000萬像素主攝鏡頭,RYYB排列標準,可見華為P50系列手機依舊會主打時尚外觀以及拍照兩大賣點。
LG電子考慮出售移動部門
據韓聯社1月20日消息,LG電子移動部門已連續多年出現虧損,公司正在研究包括出售移動業務在內的各種方案。LG電子1月20日表示,當前需理智評估移動業務的競爭力以及做出最佳選擇,公司目前正在縝密研究所有可行方案,包括縮小業務規模、出售或維持現狀等。
據BusinessKorea報道,在有意收購者中,越南的Vingroup集團給出了最具吸引力的報價。Vingroup是越南最大的私營企業,于2018年進入智能手機市場,并一直與LG電子通過ODM合同生產智能手機。該公司目前已成為越南第三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僅次于三星電子和OPPO。
富士康AI降低超50%產線檢測人力
圖源 | MacRumors
鴻海集團1月20日宣布推出無監督學習(Unsupervised Learning)人工智能(AI)算法FOXCONN NxVAE,運用正面表列的模型訓練方式,只以產品容易取得的正樣本進行光學檢測演算,解決產線中瑕疵樣本取得的問題,適用良率高的成熟產品線,能夠增加AI模型的整體容錯能力。
鴻海指出,相關技術已導入大陸園區內部分產品外觀檢測生產線,能夠降低50%以上產線檢測人力,可全檢產品外觀常見的13類瑕疵,并達到零漏檢的客戶要求。
寒武紀7nm加速器正式亮相
圖源 | equalocean
1月21日,寒武紀思元290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玄思1000智能加速器量產落地后首次正式亮相。思元290智能芯片是寒武紀的首顆訓練芯片,采用臺積電7nm先進制程工藝,集成460億個晶體管,支持MLUv02擴展架構,全面支持AI訓練、推理或混合型人工智能計算加速任務。
據悉,MLUv02架構為寒武紀MLU200全產品線共享,滿足云、邊、端三個場景的算力需求。寒武紀訓練產品線采用自適應精度訓練方案,面向互聯網、金融、交通、能源、電力和制造等領域的復雜AI應用場景提供充裕算力,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
IFI全球專利250強榜單出爐
專利數據庫提供商IFI Claims發布全球250個最大專利持有者,截至2021年1月,中國大陸共有8家企業和機構上榜,其中,華為、京東方、聯想,位列國內企業前三,代表著國內企業在國際專利擂臺上的第一梯隊,三者更是排在全球前1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