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地方法院法官露西·高(Lucy Koh)裁定,用戶可以對谷歌的無痕模式追蹤政策提起集體訴訟。
該訴訟認為,Chrome的私密瀏覽”無痕“模式也應停止Google的服務器端跟蹤,Google未能停止這種跟蹤違反了聯邦竊聽法。該訴訟要求為”潛在“的數百萬用戶提供至少50億美元或每次違規罰款5,000美元。
Google試圖根據Chrome的無痕解釋條例來解決訴訟,該消息會在你每次啟動無痕模式時顯示,并提示”您的活動可能仍對您訪問的網站可見“。
但是,這對于法官來說還不夠有力。Lucy Koh法官寫道:”法院的結論是,在用戶處于無痕模式時,Google并未通知用戶其參與了所謂的數據收集工作。“
這是訴訟的關鍵點:
Google向消費者承諾,他們可以”私密瀏覽網絡“并保持”對用戶與Google共享的信息控制權“。為了防止與Google共享信息,Google建議其消費者只需要在”無痕模式“下啟動瀏覽器,例如Google Chrome,Safari,Microsoft Edge或Firefox。
這兩個陳述都不準確。當用戶執行上述步驟中的一個或兩個時,Google會繼續實時跟蹤,收集和識別用戶的瀏覽數據,這違反了聯邦和地方州關于竊聽的法律,并且違反了消費者的隱私權。
谷歌發言人在判決后告訴彭博社:”我們強烈質疑這些主張,我們將堅決反對。“
” Chrome中的無痕模式可讓你選擇瀏覽網頁,而無需將該活動保存到瀏覽器或設備中。正如我們明確指出,每當用戶打開新的“無痕”標簽時,網站可能會在用戶的會話期間收集有關其瀏覽活動的信息。“
無痕模式不會使用你現有的cookie存儲,包括在會話結束時,不會轉存生成的所有cookie,歷史記錄和自動填充數據。
它不會改變網站的工作方式。如果無痕的”新標簽“頁面上的消息對你來說還不夠,它還會鏈接到”了解詳情“頁面,該頁面以圖形方式通過幾個段落詳細說明”了解詳情“的信息。
于Google而言,這是否足以讓谷歌避開這場訴訟,是該公司必須在法庭上討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