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傳統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已經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馬云曾經說過:在未來,數字化就是讓企業活下去的關鍵!
對于數字化轉型,IDC將其定義為: 利用數字化技術(例如云計算、移動化、大數據/分析、社交和物聯網)能力來驅動組織商業模式創新和商業生態系統重構的途徑或方法。
而數字企業與傳統企業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思維方式、生產方式、運營方式、管理方式、決策方式等多個方面。
1.思維方式。數字化企業相比傳統企業,在數據應用上,更加高效,以“數據+算法”的策略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完成“數據-知識-智慧”的轉化,完成人、機、物的有機融合,以動態思維模式實現精細化管理。
2.生產方式。數字化企業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企業生產要素互聯互通的企業,能夠實現企業運營、管理、生產、銷售各個環節要素的信息暢通。摒棄傳統企業追求大規模、批量化的生產方式,及時洞察市場變化,根據隨時可能調整的需求變動情況,靈活調整生產策略。
3.運營方式。以客戶為中心,強調敏捷以及用戶體驗,以客戶為中心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其含義是打造多層次體系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能力,包括圍繞客戶設計組織結構、建設挖掘客戶需求的創新能力、設計滿足客戶體驗的互動方式,并在數據、IT以及考核機制等各方面體現“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
4.管理方式。數字化企業通過搭建的一整套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實現標準化、規范化、扁平化、在線化的高效協同管理模式,建立起“以人為中心”的管理體系,快速實現跨組織、跨業務、跨系統的協同辦公能力。
5.決策方式。與傳統企業相比,數字化企業打破了傳統依靠經驗驅動決策的方式,轉為數據驅動決策,通過建立一站式大數據分析平臺構建企業智慧大腦。數據和分析正在成為企業的核心業務功能,能夠為企業運營管理提供“描述現狀-診斷問題-預測未來-指導措施”等一系列數據支撐。
無論從能源、公共事業、金融和教育等行業,我們可以看到在線化、協同化、還有智能化都是在快速的發展。協同創新賦能成為大家的一種共識,這些都體現了數字時代在各個層面對企業潛移默化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