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已經成為高端智能手機的標配,OPPO已經實現了65W超級閃充的普及,包括OPPO Find X2系列、OPPO Reno4系列、OPPO Ace2等機型,均采用了這一技術。小米、vivo的旗艦機型充電功率也達到了40W以上。那么華為的快充為什么一直停留在40W呢?
其實國產手機每個牌子都有自己的特色,而OPPO手機除了主打外觀之外,快充一直都是它的主要賣點。“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詞大家該聽過吧?就是OPPO喊出來的。2014年OPPO推出20W VOOC閃充的時候,大部分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快充的概念。這么多年的技術積累下來,OPPO的快充超過華為其實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下圖為2014年上市的OPPO Find 7所使用的第一代VOOC閃充,充電功率為5V/4.5A,這個充電功率在今天也不算慢。
現在智能手機快充主要是采用了“電荷泵”技術,它的原理是通過電容對電荷的積累效應而產生高壓,使電流由低電勢流向高電勢。簡單來說就是在充電的時候使用“高電壓、大電流”的方式,來提高充電功率。比如華為40W SuperCharge充電頭的輸出功率就是10V/4A。
5 月 17 日消息 根據微博爆料者 @數碼閑聊站 消息,小米正在搞大容量并聯雙電芯手機,將實現更高速度快充。小米 11 Pro 手機首發了硅氧負極多極耳電池,實現了 5000mAh 的電量和 67W 的充電能力。新的雙電芯技術,有望將手機的快充性能提升至 120W。
iQOO 7、黑鯊 4 Pro 以及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等手機均支持最高 120W 快充,這些手機均配備雙芯電池來實現這一功能。有用戶詢問新產品是否為平板產品,爆料者回應稱確定該產品是手機,平板的體積做大容量雙芯的難度和手機不是一個量級。
此前報道,還有爆料者表示小米近期將要發布的手機預計為小米 CC10 系列,將搭載高通驍龍 870 芯片、4260mAh 電池,但未說明是否支持快充。
當前鋰電池技術沒有突破的大前提下,各大智能手機廠商為了提升手機的續航表現,配備了越來越高的快充技術,廠商在發布會上講解快充技術的時候都會提及“雙電芯設計”,他們會特別說明“雙電芯設計”在手機有線快充過程的重要性,那么,雙電芯設計最早是什么樣的呢?為什么雙電芯設計會提升實際充電效率?
“雙電芯”,可以簡單解釋為一塊電池內部有兩塊電芯。設計原型為很早之前在手機上出現過的“雙電池”。
最早采用“雙電池”設計的是夏新N808,1630mAh+900mAh的雙電池方案,電池總容量為2530mAh,雙電池設計可以讓用戶在開機狀態下更換其中的一塊電池,從而達到手機‘永不斷電’的使用效果。
傳統單電芯電池雖然能在電荷泵的加持下實現最高55W的快充功率,單電芯電池的工作電壓多在3.3V~4.2V之間。另外,鋰電池存在對充電電流的限制,一般單電芯電池的安全電流是不被允許超過6A的,換言之常規單電芯電池的充電功率一般不會超過30W。
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所謂的無線充電技術,其基本原理就是電生磁、磁生電的原理。手機的充電器中有一個磁芯,外面繞有線圈,能將電轉換為電磁場,而電磁場能夠在空間傳播,同時,手機中也有一個相應的接收線圈,這個接收線圈接觸到充電器發出的電磁場后,經過一定的電路進行處理,就可以給手機充電了。
無線充電帶給部分人便捷,但是無線充電也是有缺點的,因實現遠距離大功率無線磁電轉換,所以設備的耗能較高。隨著無線充電設備的距離和功率的增大,無用功的耗損也就會越大。此外,無線充電最直觀的缺點就是需要放置在特定的位置才可以實用,這就在一定的情況下限制了使用。所以無線充電的最主要使用場景是辦公時和開車的時候。
充電在手機上的權重將會越來越高,手機飾演的角色已經越來越多,未來對續航的考驗就會更大,所以廠商必須要在這方面上下重功夫,才可以維持人們更高的需求。
“雙電芯”設計電池雖然可以提升手機的充電功率,但“雙電芯”采用的串聯設計往往會導致輸出電壓翻倍,盡管手機電池內設有降低電壓的模組,但這個“為了降低電壓而降低電壓”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電能損耗,對續航造成了影響,這是當前“雙電芯”結構很難解決的問題。
電池的“雙電芯”結構從物理層面解決了單電芯無法實現更高充電功率的問題,讓手機上百瓦充電功率從幻想成為現實。雖然“雙電芯”電池在使用上會有一定放電快的問題,不過仍不妨礙智能手機邁進“雙電芯”時代。可以說,手機快充的大躍進,雙電芯結構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