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6月19日舉行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介紹稱,當前,我國各類芯片中MCU控制芯片最為緊缺,國內MCU控制芯片企業最為薄弱。截至目前,中國半導體自給率為15%,其中汽車芯片自給率不足5%。
葉盛基認為,由于當前汽車芯片供應缺口、恢復周期等信息的不清晰,市場上出現芯片分銷商囤貨居奇、漫天要價情況。同時,企業也選擇大量囤貨掃貨,提高芯片庫存,來抵御未來的風險,進一步加劇了當前芯片短缺困境。
中汽協方面預測,今年第二季度汽車芯片短缺將達到最高峰,樂觀預計汽車芯片短缺情況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緩解。
葉盛基指出,目前半導體行業產能對汽車行業提供了較大的支持,當汽車行業不缺芯片后,其他行業再經過半年周期性調整,預計到2022年年底整個半導體產業供應將恢復平衡。
目前,芯片短缺已成為全球性發展問題。在MCU方面,集微網此前曾報道,2020年,汽車、物聯網等領域需求快速爆發,國際大廠ST、瑞薩等對市場需求供應不及時,產能也受到了各種“天災人禍”制約,導致MCU價格上漲、交期延長,市場出現缺貨,而隨著下游分銷商囤貨、炒貨,部分型號的MCU產品價格漲幅已經超過10倍。
2020年末,汽車半導體短缺現象開始進入人們視線,隨后,汽車半導體短缺現象開始在更大范圍蔓延,全球多家知名汽車企業均不同程度受到汽車半導體供貨不足的影響,部分車型出現生產延誤、減產,甚至停產等問題。汽車半導體短缺帶來整車企業減產甚至停產不斷發酵,對全球汽車產業造成了顯著沖擊。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