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是我們給寧德時代生產的鋰離子電池卷繞機,那邊的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組裝線里面的一些設備。”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導智能)董事長王燕清指著生產車間形狀各異的設備對專程采訪的《中國電子報》記者說。在新能源汽車成為時代新寵的大背景下,生產動力電池設備的先導智能如何服務業內頭部客戶?如何繼續保持技術領先?
與客戶保持良好互動
近來,新能源汽車賽道越來越熱鬧,除了傳統的車企,房地產企業、科技企業、家電企業、互聯網企業也都紛紛開啟了造車模式,一時間,新能源汽車被認為是目前最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而數據也支撐了這一看法,據預測,2030年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占比有望達到70%。作為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部件之一的動力電池,其成本已經占到整車成本的40%以上,業內人士甚至稱“得電池者得新能源汽車天下”。“因此,生產電池設備的企業無疑會在新能源汽車的風口上受益。”王燕清表示。
時間回到2012年,若有人問起先導智能是做什么的,別說其他行業,即使是鋰電池行業的業內人士也十個有九個答不出。但到了2017年,先導智能已經在業內赫赫有名,短短5年時間,先導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智能制造整體方案解決服務商、非標裝備領域的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1%,市值增長超過68倍。
“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客戶成就了我們。”王燕清說道。先導智能先后與寧德時代、松下、索尼、三星SDI、LG新能源、SKI、比亞迪等知名電池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一路走來,可以說先導是站在了這些‘巨人’的肩膀上一起前行的,是他們激勵我們提升技術、擴大市場。由于我們的客戶都是行業頭部企業,他們對供應商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要求我們必須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響應速度。”王燕清表示。他舉例說,若客戶提出要更換上馬另一種規格的產品或者對現有產品進行升級,先導智能都會第一時間滿足其需求。“我們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客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我們都要全力解決,任何困難都要克服。”王燕清說道。
以前歐洲電池企業青睞日韓廠商的設備,而現在轉身向先導智能拋出橄欖枝,憑借什么?“技術、價格,以及快速交付能力。日韓鋰電池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一下子交付整條生產線,至少要半年甚至更長時間,而我們更短時間就能把設備交到客戶手中。在‘時間就是利潤’的動力電池市場,這就是殺手锏。”王燕清表示。正是與客戶的良性互動,先導智能在鋰電設備制造方面取得了令業界矚目的成績。
布局整線實現自我突破
先導成立之初,主要以生產鋰電池卷繞機為主。2018年,公司在戰略上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王燕清提出做整線的要求,從以前的單臺設備向整條電池生產線設備邁進,以提高公司的技術能力和服務能力。王燕清介紹了先導智能的整線思路,即從深入理解客戶產品工藝入手,通過工序優化、前后產能平衡設計、加大新技術運用等,為客戶提供從電池電芯極片制成、電芯組裝、化成分容測試,到模組/pack在內的鋰電池整線解決方案。
王燕清告訴記者,在做整線的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如整套生產線上的前后設備如何聯系、物流怎么聯系,如何保證設備的效率最高。“這就需要一個很大的平臺,首先對工藝非常了解,其次要對前后道設備做到了如指掌。”目前,先導智能已經能夠生產圓柱、軟包、方形電池三大整線上的全部設備,只要客戶說出要產線的產能要求,我們就能按照他們的要求配齊整條生產線的設備,俗稱‘交鑰匙工程’,而且做到了性價比最高。“王燕清欣慰地說。在圓柱整線領域,先導智能已交付國內首條200PPM圓柱整線,355PPM整線即將交付;在軟包整線領域,先導智能是國內首家提供12PPM VDA590動力電池整線的企業;在方形鋁殼整線領域,先導智能已承接了近20條國內外的整線項目。
今年1月,先導智能與寶馬汽車簽訂合作協議,為其提供新能源汽車PACK智能產線整體解決方案。這條PACK產線除了滿足寶馬嚴苛的質量標準,在高度生產柔性、可迅速擴展性、仿真智能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均取得了技術突破,得到了寶馬汽車全方位的肯定。
智能制造補齊企業短板
先進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只是先導智能在企業經營方面的戰術手段,在先導近20年的發展歷程中,工程師出身的王燕清深知,企業的管理者不僅要懂技術,更要能制定適合企業的前瞻性發展戰略。
公司近幾年逐步布局了3C智能裝備、智能物流系統、汽車智能產線、氫能智能裝備、激光精密加工裝備等新業務,目前已形成八大事業部。這八大事業部正是未來10年先導智能的發展方向。”培育新的事業部,要投入很多時間和財力物力,但為了企業具有發展后勁,必須走這步。“王燕清說道。
在采訪過程中,王燕清不止一次地表示:”先導智能定位非常聚焦:我們只做裝備,而且要做最好的裝備。“為了順應智能時代要求,先導智能加速智能工廠的建設,自建”先導云“協同辦公管理系統、生產制造執行系統、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等,能夠實現全過程協同化管理、虛擬化生產、柔性化生產、全自動生產以及相關產品的服務化延伸,打造數據聯動的”工業4.0“工廠。王燕清介紹道:”非標裝備企業要做到幾十億的產值規模都是很難的,小批量、多品種的行業性質限制了企業做大做強。先導智能可以成為百億產值的非標龍頭企業,離不開數字化建設。“近年來,先導智能被評為”江蘇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江蘇省智能工廠“,這也是非標裝備領域的首個省級智能工廠。
在談到對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看法時,王燕清表示,當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低,未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根據寧德時代、LG等產能規劃,到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產能規劃累計將超過1000GWh,進入TWh時代。若到2025年電動車的價格等于甚至略低于燃油車,則行業會有爆發式增長,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前景不可估量。
編輯丨連曉東
美編丨馬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