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半導體制造設備協會(SEAJ)發布了半導體及平板顯示器(FPD)制造設備市場預測報告。
這份報告顯示,2021年日本的半導體制造設備的銷售額將同比增長22.5%,達到1715億元左右,且在未來三年,會持續增長。
而液晶顯示器制造設備,在未來三年,也一樣會保持著增長,雖然增長率不如半導體設備,但勝在穩定,在2023年也會達到300億元左右。
事實上,日本的半導體設備、屏幕設備的高增長,真的要感謝中韓屏幕競賽,中美韓芯片競爭,因為這些競爭,才讓日本的這些設備高速發展。
先從屏幕競賽說起,大家都清楚,過去的這10年,其實就是中國和韓國的企業在LCD/OLED領域展開競爭,在LCD時代,韓國是一直領先的。
后來中國廠商不斷努力,終于成為了LCD領域的第一名,但這時候韓國又進軍OLED領域,牢牢的把握著市場。
但不管是LCD,還是OLED,日本在制造設備領域,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大家最熟悉的OLED蒸鍍機,就只有日本生產的最牛。所以中國和韓國展開屏幕競賽,日本就在這些設備上賺錢。
再說說中美韓的芯片競爭,這幾年中國、韓國、美國都在芯片制造上發力,而芯片制造需要大量的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等。
日本廠商除了壟斷著眾多的半導體材料,在半導體設備領域,也是掌握著大量的市場份額,以2020年的數據為例,Top10的半導體設備中,日本就有4家。
而在缺芯、全球大肆擴張產能的同時,這些半導體設備需求大增,同時也大量漲價,也就導致了日本半導體設備廠商,營收、利潤節節高升,敢就有了這個同比增長22.5%,1715億元規模的預測。
自從日本半導體在上世紀80年代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又被美國廢了武功之后,很多人認為日本在半導體領域已經一蹶不振了,但事實上日本是向半導體產業的上游走,在半導體設備、材料方面,制霸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