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急需的藥品和外賣最快多久能送到深圳疫情小區之中?如果用美團無人機來配送的話,答案是一鍵下單后十分鐘就可以送到家門口。
這并不是虛擬的場景,而是來自于美團無人機亮相溝通會上的一段真實視頻,這也是美團首次對外披露自主研發的城市低空物流模式。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美團無人機首次對外亮相。
大會期間,美團還與上海市金山區簽約合作,雙方將共同推動在金山區落地全國首個城市低空物流運營示范中心。美團副總裁、智慧交通部總裁夏華夏表示:“除自研外,美團還利用開放平臺合作及投資生態布局等方式多手段建立無人配送生態版圖。”
除了上述自研秀肌肉之外,進入2020年之后,美團圍繞科技領域的投資開始加速。進入2020年之后,美團圍繞科技領域的投資開始加速。當年7月,美團獨家投資了室內配送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PUDUTECH) B輪融資,金額過億元;同年9月,美團、騰訊聯手投資了智能清潔機器人研發商高仙機器人,投資規模為數億人民幣;12月,美團還參與了通用智能機器人公司非夕科技(Flexiv)超1億美金B輪融資。
今年以來,美團投資速度未減:1月,投資平臺型機器人盈合機器人;2月,參與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毫末智行;4月,領投工業機器人公司梅卡曼德;6月,領投激光雷達制造商禾賽科技。7月,美團再次擴大投資領域,其關聯公司及產業基金美團龍珠均完成了對愛芯科技的投資,說明美團已經開始對半導體領域進行布局。
如此密集的投資硬科技領域,與美團創始人王興對行業趨勢、技術發展潮流以及用戶需求的判斷密不可分。事實上,Robotics是王興認為能夠準確描述人工智能機器人的關鍵詞,也被他在此前的財報電話會上高頻提起。
“2020年下半年,我們投資了一些初創公司,所有公司的名字都有個共同點,都含有‘Robotics’,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機器人意味著智能硬件。我更看好服務行業的機器人技術。隨著技術和機器人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們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為客戶創造更好的體驗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王興在美團今年一季度財報溝通會上如此說道。
美團到底想以“自研探索+投資未來”的姿態講一個怎樣的科技故事?
無人機首秀背后的美團科技之路
今年,美團新一代自研L4級別自動駕駛無人配送車魔袋20在北京順義正式落地運營。據悉,魔袋20具有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能適應全天24小時運營需求,城市道路續駛里程達到120km。
美團首席科學家夏華夏透露,未來三到五年,無人配送車體和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的總成本將能控制在15萬元以內。美團無人配送今年有望在上海、深圳開啟。
據悉,美團于2017年啟動無人機配送場景的探索,致力于打造3公里、15分鐘送達的低空物流網絡。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自主飛行無人機、自動化機場及無人機調度系統的研發工作,其中核心系統90%以上的部件都由美團自主研發。
今年年初,美團無人機就已經在深圳完成了首個面向真實用戶的訂單配送任務,并在其后的深圳疫情中為深圳南山區抗疫建立城市物資運送 “空中通道”,給隔離區居民配送緊急物資。截至2021年6月,美團無人機已完成超20萬架次的飛行測試,配送真實訂單超過2500單。
而除了自研外,美團同時通過開放平臺合作及投資生態布局等方式多手段建立無人配送生態版圖。目前無人配送領域主要涉及室內、半封閉園區以及公開道路三個重要場景。美團重點在室外場景的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能力上進行自研探索,同時對于室內、半封閉園區則通過投資、合作等方式覆蓋。2018年7月,美團還推出無人配送開放平臺,邀請包括技術、整車、硬件、運營等無人配送場景上下游的伙伴加入,共建生態版圖。
究其如此發力的原因,王興在股東大會上回答科技相關問題時就提到,“美團的使命是‘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要實現這個使命就需要依靠科技。當然,無論一項技術多么激動人心,它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我們的使命,所以我們如何使用科技和看待科技才是關鍵。”
由此看來,美團一直是一家科技公司,因為他們的使命里就蘊含了科技。
也因此,美團將其技術能力分為軟件和硬件兩部分,一方面,美團建立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訂單配送和調度系統,這其中龐大數據處理和訂單分配的算法難度不言而喻,相對應的,美團目前擁有中國最大的軟件工程師團隊之一,工程師規模超1萬人。
而另一方面,美團作為領先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從事的服務需要實現非常強大的履約和交付功能。所以不僅需要軟件,還需要硬件,這就是美團長期以來一直在無人配送領域進行投入的原因。
王興對此闡述道,“2020年,我們陸續投資了一些Robotics相關的公司,機器人意味著智能硬件。因為我們相信,隨著無人駕駛技術和智能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為客戶創造更好的體驗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
長期主義的硬科技投資布局
追溯美團在硬科技投資上的發力,最早始于2018年。消息人士透露,當時收購了一家無人機公司和投資了一家物聯網傳感器公司,只是出于一貫的低調和彼時都被成功上市所吸引,這兩個項目都鮮為人知。
2019年美團兩筆面向海外企業Go-Jek及Opay,作為投資參與方押注海外新興市場獨角獸。此外,2019年還有對智能電子產品研發商青萍科技的投資。2020年,美團在對外投資上重新變得積極,已完成八筆投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團在智能硬件等硬科技領域的多筆投資,讓美團的“硬科技投資者”身份得以破圈。
如今,整個科技賽道在需求和供給兩端,質量和數量都在不斷提升。從資金角度來看,綜合性的投資機構需要有行業分散度的考量,不可能在某個賽道占比過高,而在硬科技領域的投資機會非常多,那些已經歷經創業階段成長起來的互聯網公司,恰恰成為了能更好捕捉賽道機會,發現優質項目的投資人。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制造能力和產業數字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建立了相對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這給研發技術提供了非常好的技術和場景支持。也就是說投資科技的互聯網企業本身,也能利用自身商業場景和協同價值,更好地助力這些未來的國家核心技術實現落地,促進創業公司的發展。
而在一眾互聯網公司中,美團恰恰是真正扎根國內市場,沒有任何國際業務的一家。深耕本土、打透一個行業的供應鏈的產業服務經驗,也增加了美團發現那些新興國產科技企業的幾率。
那么美團怎么投?從過往的投資案例當中可以看出,美團戰投主導的投資不同于其他企業戰投,其在硬科技上的投資邏輯有跡可循,屬于典型的戰略驅動型投資,被投企業與其業務存在著緊密聯系。它投資的硬科技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與其自身業務場景的共通點,即便短期內還看不到太多協同效應。但可以說,美團的每一筆硬科技投資都是面向未來的,延續了其在自身業務發展中堅持的“長期主義”,將長期視角投向了那些真正前沿的科技領域。
這其中看起來最出名且距離最遠的一筆是理想汽車。
2019年,美團領投了理想汽車的5.3億美元C輪融資,隨后又在2020年7月5.5億美元的D輪融資中進行了二次投資,在這兩筆投資完成后,美團成為理想汽車實際的第二大股東,擁有5.8%的投票權。
2020年7月30日,理想汽車正式赴美上市,成為第二家在美國上市的造車新勢力。上市過程中,美團認購了3億美元。當日理想汽車市值就已達到139.17億美元。美團總共在理想汽車身上投資了11.6億美元,持股24%,成為理想汽車的第一大股東。
當然,可能外界往往將美團對理想汽車的興趣解讀為一種配送技術上的想象空間。但王興對此的期待顯然不止于此。“未來在一臺車上能夠實現的生活方式會不亞于一臺智能手機所帶來的便利。”并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稱,電動汽車的潛力仍處于被低估的階段。長期來看,理想汽車正在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究創新的人車交互,包括語音控制等方面都將在未來與美團的業務產生協同效應。
至于王興本人在財報會議上高頻提及的關鍵詞robotics,在連續投資了普渡科技、高仙機器人、盈合機器人、梅卡曼德、非夕科技之后,美團戰投已經悄悄成為了投資機器人最多的企業戰投。美團戰投在參與了普渡科技5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后,甚至已經是第三次對普渡科技進行投資了。
“2020年下半年,我們投資了一些初創公司,所有公司的名字都有個共同點,都含有”機器人Robotics“,機器人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機器人意味著智能硬件。我更看好服務行業的機器人技術。”
王興曾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機器人是美團投資的關鍵垂直領域之一。機器人作為一種智能化的硬件很重要,在包括機器人在內的各種先進技術的驅動下,生活服務領域還有巨大的潛力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普渡科技是專注室內配送機器人領域的知名公司,專注于機器人研發、設計和生產,其圍繞核心技術低速自動駕駛的配送機器人產品,已經在餐廳、酒店中找到應用場景,并且在同類型的配送機器人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
而美團投資普渡科技,有利于雙方優勢結合,對本地生活服務和配送機器人產業探索。
畢竟,美團很早就已經開始布局無人配送領域,2016年10月,美團成立了W項目組,研發特定場景下的無人車配送,2017年正式成立無人配送部,美團首席科學家夏華夏博士任負責人。
當下,廣州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關注,各家互聯網公司出動無人配送車隊前往廣州,而這些無人車的激光雷達硬件部分都由禾賽科技提供。而禾賽日前宣布完成超過3億美元D輪融資,此輪領投方的名單中再次出現了美團這個熟悉的名字。
美團戰略與投資副總裁朱文倩就此表示,“美團投資一直奉行長期價值投資,并且堅信好技術、好產品是可以從生活場景延申到產業鏈布局的。自動駕駛正是以科技創新帶來生活品質提升,再到打通產業鏈的價值賽道。作為自動駕駛的”眼睛“,禾賽正在以其卓越的技術、優質的產品,牽引助推著行業的前行,美團十分看好和產業鏈的優秀伙伴例如禾賽科技這樣的公司,建立并開展長期且深入的合作。”
此次投資禾賽科技此類已經商業化的硬件科技,也是美團科技投資的一個體現。正如王興所言,科技只是手段,那么找到能讓市場買單和客戶認同的科技,也是美團硬科技投資的另一個邏輯。總體而言,還是關注那些真正具有長期價值的前沿硬科技,并以長期視角與這些企業共同成長。
隨著中國進入技術自主研發和關鍵科技領域的國產替代需求加速的重要歷史時期,在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的同時,也打開了包括能源、制造、科技、消費等眾多行業的價值鏈重構的歷史窗口。
近日,最新消息,美團關聯公司酷訊科技、美團產業基金美團龍珠雙雙對上海智砹芯半導體科技進行了B輪投資,開始對半導體公司進行布局。
資料顯示,愛芯自主研發面向推理加速的神經網絡處理器IP,集強大算力與超低功耗于一體,可支持物體檢測、人臉識別等多種視覺任務開發,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智能社區、智能家居、物聯網設備等多個領域。
這當然也對美團這樣一家互聯網平臺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美團需要通過自身發展,不斷探索最優的資源配置,追求環境、公平、社會等長期價值。另一方面,也需要善用投資這個手段,與更多具備前沿技術能力的企業同行,一起通過持續創新實現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