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藥物不再是治療疾病的唯一衡量標準與干預手段,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模式逐漸轉變為健康醫學模式。
在日益拓展的互聯網遠程醫療服務模式中,數字療法具有其先進性與可適配性。
數字療法的應用場景
數字療法(Digital Therapeutics,DTx)是由軟件程序驅動,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干預方案,用以治療、管理或預防疾病。
數字療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藥物、醫療器械或其他療法配合使用。其通過信息(如App上的文字、圖片、視頻)、物理因子(如聲音、光線、電流、磁場及其組合)、藥物等對患者施加影響,以優化患者護理和健康結果。
國內關于數字療法平臺的商業模式、技術能力和學術能力仍在積極探索,產業化、集約化與規模化已見雛形,全病程與全生命周期的檢測管理體系正在形成。
數字療法為糖尿病的預防、管理和治療提供了可能。通過AI、傳感器和個性化算法等,可以測量、監控、預測日常血糖水平,并采取應對措施,提供個性化指導干預,與此同時,還能持續個性化調整劑量,長期保持最佳血糖水平,降低并發癥風險。
但現階段,由于很多醫院的管理層不一定能意識到AI的重要性,且相對硬件采購而言,醫院對軟件的采購流程仍不成熟,因此現在很多都是捆綁硬件去更好地落地。
就國內已應用落地的數字療法來說,慢病管理無疑是目前數字療法中最為火熱的細分賽道。
盡管目前國內的數字療法尚處于起步階段,外部環境也有待改善,但這也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疫情催化下國內數字療法出現
數字療法作為全新概念的醫療方法或數字健康解決方案,近年來發展迅速,原因在于數字療法不僅符合國家提出的醫療重心前移,逐漸從[治病]轉向[預防]的健康中國戰略,且在臨床應用上的價值也越來越被行業所認可。
從市場前景來看,數字療法可以應用在疾病預防、治療、院外管理等眾多場景,從細分疾病領域、細分人群切入,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干預方案,提高患者依從性,實現更佳的治療效果,使患者獲益。
目前已應用落地的數字療法主要覆蓋慢性病、心理疾病、睡眠障礙三大方向,慢性病領域為數字療法最為火熱的細分賽道。
如今,在很多疾病領域的治療,傳統的藥物,器械和干預手段,已經無法完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治愈的渴望。
在患者端,能夠通過多形式、多渠道與患者進行開放式地互動,提高患者依從性;在學術研究上,能夠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做出原因解析,提高醫生學術研究水平。
數字療法在中國仍處在萌芽階段,需要更多的生態伙伴共同努力,微脈愿意將自己的平臺能力和渠道能力向所有數字療法企業開放,共同打造垂直疾病領域的數字療法新生態。
作為數字醫療的細分領域,數字療法對現有藥物不能很好治療的行為介導病癥有著較為顯著的功效,近年來發展迅速,獲得了多項突破性進展。
數字療法的主要特點
必須按照循證醫學來處理,這意味著其必須有醫生來控制方向,結合醫學的循證原理來指導并干預病人的具體行為。
與傳統的健康管理不同,數字療法不局限于預防和管理,治療也包括在內,明確了其治療屬性也意味著其使用必須由醫生掌控,在這點上與藥品和醫療器械較為類似。
數字療法的有效性不僅取決于軟件本身,而是醫生投入的精力、病人的依從性和醫療制度本身的完善性這三點。
只要一個環節沒有跟上,整個產品的療效就很難體現,也就無法說服用戶繼續使用,支付方也就很難持續去覆蓋這樣的產品。
數字療法區別于傳統藥物研發的路徑,憑借大數據、算法加持下的[數字藥]技術,吸引了資本的積極參與。
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超320億美元
中國對數字療法的態度也逐漸從保守轉向開放,2020年11月,審批通過了國內首款數字療法產品,標志著國內數字療法新賽道的開啟。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Juniper Research發布的報告顯示,數字療法市場將在未來5年迅速擴張,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320億美元。
麥肯錫2020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數字療法市場的投資金額在過去近十年中都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
2016-2020年全球數字療法融資金額共達118.37億美元,呈快速增長趨勢,并且在2020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其中,疫情期間FDA對慢性病、心理健康數字療法審批緊急放開,為行業爆發帶來進一步刺激。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數字療法融資額已達32.58億美元,相較于2019年全年融資額還高出1.04億美元。
數字療法模式國內發展遇困境
①中國的醫生將處方與收入掛鉤,而對于數字療法這樣不可能與藥品利潤相比的產品,根本沒有能力去給予醫生經濟動力開具這一處方。
②醫生需要在數字療法的產品中扮演服務的角色,也就是參與其中與病人互動,但中國的醫生很難有這樣的時間和動力去做這些事情。
③數字療法介入電子病歷的做法在中國是走不通的,中國沒有可以打通的電子病歷體系,電子病歷都在醫院的信息孤島里,無法互通,甚至很難被商業化運用。
④支付方醫保已經壓力很大,很難為效果不明確的服務買單。即使退一步來說,醫保愿意報銷也無法給這些服務定高價,沒有高價是無法給醫生經濟動力的。
⑤數字療法不僅符合國家提出的醫療重心前移,逐漸從治病轉向預防的健康中國戰略,且在臨床應用上的價值也越來越被行業所認可。
部分資料參考:
健康界:《為什么數字療法元年在2021年來臨?》《精準保險破解亞健康人群的保障問題,數字療法或成重要抓手》《境內首款數字藥品獲批,數字療法開啟國內新賽道》
證券日報:《數字療法投資年均增長40% 藥企轉型邁入數字化時代》
財健道:《多家藥企、科技企業布局,數字療法為什么突然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