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宣布在上海建立新的總部、研究院等。
8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寧德時代將在上海落地全球創新中心、國際功能總部、未來能源研究院及高端制造基地等相關項目。
與上海市政府簽約的同時,寧德時代還與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閔行區政府、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簽署未來能源研究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生產基地投資協議。
據悉,寧德時代此次計劃在上海建設的全球創新中心將聚焦“先進材料創新”、“結構設計創新”、“極限制造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創新體系開展業務布局,并承擔相關國際業務功能;未來能源研究院將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以建成國家實驗室為目標,著力打造“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相結合的前沿平臺,攻關一批面向未來的新能源領域前瞻性技術。
全球創新中心和未來能源研究院這兩大項目落地閔行,說明寧德時代對于科技創新的重視。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寧德時代研發累計投入超過110億元。截至2020年底,擁有研發人員5592人,布局專利近7000項,主導和參與制訂或修訂超過50項國內外標準,除在鋰離子電池與鈉離子電池擁有全球領先科技外,還廣泛布局固態電池、無貴金屬電池等前沿電池科技。
協議簽署當日,企查查數據顯示,寧德時代未來能源(上海)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由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控股。法定代表人為曲濤,注冊資本2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從事新能源科技及新材料領域內的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以及新興能源技術研發、軟件開發等。
寧德時代還將在上海臨港新區建設生產基地。據悉,高端制造基地將依托寧德時代最新生產制造技術,在臨港新片區打造綠色、高效的智能工廠。
而早在今年6月初,路透社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寧德時代計劃在上海新建一座大型汽車電池工廠,年產能將達到80GWh。據悉,寧德時代當前年產能69.1GWh,另有77.5GWh的產能正在建設中。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工廠就位于臨港新片區。寧德時代此番落戶上海,將從物流上利好特斯拉電池供應鏈。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2月,寧德時代與特斯拉簽訂協議,公司擬于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間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今年6月25日,雙方約定,寧德時代在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間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
今年5月,寧德時代還在上海注冊成立了瑞庭時代(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冊地址也為上海浦東臨港新片區,毗鄰特斯拉上海工廠。
同一天,恩捷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在上海浦東金橋開發區設立新能源上海管理總部、恩捷研究院和海外運營總部。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于8月18日與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擬以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購買金橋集團合法持有的金橋先進制造業總部及研發類項目地塊中的部分物業,預計項目總投資額不超過人民幣17.20億元。
此外,蜂巢能源(上海)有限公司也在8月1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楊紅新,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人民幣,公司經營范圍含電子專用材料研發;汽車零部件研發;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及服務;工業設計服務;互聯網數據服務;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對于此次選擇在上海投資、開展技術研發的原因,企業們給出的理由是相似的。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認為,上海資源要素集中、各類人才集聚、市場前景廣闊。寧德時代將充分依托上海優勢加大科技創新和業務拓展力度,合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共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機遇,更好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恩捷股份表示,公司決定投資建設新能源上海管理總部、恩捷研究院和海外運營總部是為了滿足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需要,吸引和留住高端優秀人才。
這和上海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方面取得的成績,付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完成產量23.86萬輛,同比增長1.9倍,產值達到663.64億元,同比增長1.7倍。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22.8萬輛,同比增長220%,占全國總產量超六分之一;上海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達54萬輛,居全球城市第一。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今年2月印發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中指出: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產業產值35%以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汽車網聯化與智能化核心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形成完整供應鏈。
總之,對于上海這座一線城市來說,不僅有著政策、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還聚集著大批科研院所和先進人才,因此,大批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落戶于此也就不難理解了!
來源:蓋世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