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筆退出的回報足以秒殺大多數VC。
2021年9月22日晚,一年漲5倍的熱門芯片股思瑞浦公告,四家股東擬減持200多萬股,四家股東合計可套現超10億元。
思瑞浦于2020年9月21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一年禁售期剛滿。減持的四家股東均為首發股東,其中最為特殊的當屬華為的全資子公司哈勃投資。哈勃投資是思瑞浦上市前的主要投資者之一,目前持有其6%的股份。
華為在2019年打破“不投供應商”的原則,注冊成立了哈勃投資,在半導體產業鏈上進行大規模的投資,震動了產業圈和VC圈。思瑞浦是哈勃投資成立后投出的一家上市公司,相應的,此次減持也是哈勃投資成立以來的第一筆退出。
這筆退出的回報足以秒殺大多數VC——按最新股價,華為目前持股市值超過26億元,投資兩年回報35倍。
超高回報背后,華為扶持國產供應鏈
2019年7月,剛成立不久的哈勃投資,向思瑞浦投資了7200萬元。思瑞浦是華為5G基站信號鏈芯片的核心供應商,這筆投資是華為扶植國產供應鏈的重要動作。
實際上,在搭上華為快車之前,思瑞浦僅是一家小型模擬芯片廠商,一度生存困難。在2018年,當時已成立六年的思瑞浦收入1.14億元,虧損882萬元。
而2019年哈勃入股之后,來自華為的訂單讓思瑞浦直接上了一個臺階,收入增長167%達到3.04億元,凈利潤則暴漲至7098萬元。
招股書顯示,2018年華為給思瑞浦貢獻的收入僅為170萬元,占其總營收的1.5%。而2019年華為貢獻的銷售額達到了1.7億元,占總營收的57.13%。可以說,是華為一手把思瑞浦推上了科創板。
財報顯示,思瑞浦上市后華為的采購規模還在快速增長。財報顯示,2020年思瑞浦的第一大客戶仍是華為,銷售額3.1億元,占總營收的55%。
除了戰略意義,華為這筆投資在財務上的回報也非常豐厚。2019年哈勃投資時,思瑞浦的投后估值僅為9億元。如果按2019年的實際凈利潤,PE倍數僅為12倍,這個估值放在當下的一級市場可謂“廉價”。哈勃投資入股四個月后,思瑞浦又引進了元禾璞華、惠友資本等投資方,此時估值已經漲到25億元。
2020年9月,思瑞浦在科創板上市后,作為5G龍頭股之一備受追捧,目前市值已達450億元,哈勃投資的持股市值超過26億元,兩年回報35倍。哈勃投資此次擬減持不超過16萬股,預估套現規模約9000萬元,相當于拿回了投資本金。
在減持公告后,2021年9月23日開盤思瑞浦股價應聲暴跌7.6%,但截至收盤跌幅收窄至1.36%,可見市場情緒并未過于受減持影響。
悶聲發財的哈勃投資
乘著注冊制的東風,哈勃投資一直在悶聲發財。目前哈勃投資的項目正在密集IPO,思瑞浦已上市,燦勤科技、山東天岳、東芯半導體、長光華芯等項目已過審,納芯微、好達電子等項目均已申報科創板。作為一家成立僅兩年的投資機構,哈勃投資的戰績堪稱傳奇。
哈勃投資的已上市、已過會以及已申報IPO的項目匯總如下,可以看出哈勃投資的回報相當之豐厚:
上圖中,除思瑞浦外,其他公司均按招股書披露的募集金額、擬發行股份計算預測發行價,并以此計算哈勃投資的持股賬面價值和回報倍數。由于目前科創板發行定價依然明顯偏低,這些公司上市后的股價幾乎肯定會遠遠超過發行價,這意味著哈勃投資的實際回報倍數還將遠遠高于上表的測算。
以納芯微為例,按預測發行價市值僅30億元,但分析普遍認為納芯微上市后市值可達200億-300億元,也即哈勃投資的持股市值可達5億元,回報倍數超過10倍。
面對如此彪悍的哈勃投資,普通的VC/PE們只有嘆服的份了。毫不夸張地說,哈勃投資在半導體賽道的戰績,已經不遜色于騰訊投資在TMT領域的戰績。華為也開始嘗到股權投資的甜頭了。
實際上在半導體賽道,VC們已經可以明顯感覺到哈勃投資帶來的壓力,不止一位投資人向投中網談到過哈勃投資的強勢。一位投資人告訴投中網,有一個項目原本已經敲定,但在最后時刻哈勃投資突然殺出搶走領投席位。
哈勃投資在數量和規模上都急速膨脹的狀況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投資人表示:“看不懂(哈勃)到底是為產業,還是為財務回報。”
哈勃投資的一些案例是在上市前夕以較低的估值突擊入股,的確有“摘桃子”的嫌疑。例如燦勤科技,在申報科創板之前兩個月,哈勃投資以只相當于預計發行價七分之一的價格完成了投資,這是一般VC/PE無法想象的待遇。
某種程度上,哈勃的投資布局越來越趨近小米式的生態鏈投資,即用財務投資的手法做戰略投資,賺錢加產業,雙輪驅動。從哈勃投資與深創投這樣的專業投資機構合作設立基金,也能看出在試圖淡化華為直接投資的色彩。
哈勃投資成立以來,華為已經多次向哈勃增資,哈勃的注冊資本已經從最初的5億元增長至目前的30億元。工商信息顯示,哈勃投資目前已經直接投資了44家公司。跟普通VC不一樣的是,哈勃不需要考慮彈藥的問題,資金一投完華為就會繼續補充。
另外,哈勃還在2020年與深創投合作成立了深圳市紅土善利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哈勃出任雙GP之一,該基金目前已投資了8家公司。2021年,哈勃旗下又設立了另一個投資平臺深圳哈勃科技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該主體目前也已投資了13家企業。以上三個投資平臺總資金規模達到了56億。
兩年前哈勃投資剛成立的時候,外界對華為到底要做什么還滿頭問號。如今哈勃投資已經更加體系化了,布局完備、彈藥充足,華為是要把投資這件事長期做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