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時代的到來,虛擬現實(VR)在技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產業鏈條正不斷地完善。
目前,VR產業已經形成以設備為核心的產業鏈,覆蓋文化教育、醫療、旅游、影視等多個行業的深度應用,VR行業擁有強大的發展潛力。
近期,《消費電子》雜志采訪了HTC中國區總裁汪叢青,針對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展開了深入的交流。
進軍VR領域,
HTC Vive奠定行業大廠地位
在VR剛起步的時候,HTC就嗅到了虛擬現實的商機,進軍VR市場。
2015年的MWC上,HTC與曾制作Portal和Half-Life等獨創游戲的V社(Valve)聯合開發的VR虛擬現實頭盔產品HTC VIVE亮相。
它的控制器定位系統Lighthouse是靠激光和光敏傳感器來確定運動物體的位置,允許用戶在一定范圍內走動,能夠給使用者提供沉浸式的虛擬現實體驗,這也成功將HTC VIVE與PS VR等區分開來。
2017年,HTC在HTC VIVE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VR一體機Vive Focus。
2019年1月,HTC在美國消費者電子展(CES)上,推出了一款名為VIVE Focus Plus 的VR設備,該設備為VIVE Focus的升級版。
今年5月,HTC推出 VIVE Pro 2及VIVE Focus 3,將目光再次瞄準PCVR裝置與VR商用一體機市場。
同時,HTC還發布了VIVE Business,這將協助各種規模的企業充分利用VR。
就HTC VIVE的成績來說,VIVE目前在VR領域遙遙領先,超過同類競品,穩坐VR霸主之位。
為了更好帶動VR行業的發展,HTC Vive設立了1億美金的加速器,用以扶持VR領域最具潛力的創業公司,并且將和全球VR開發團隊合作,構建VR生態系統。
打造VR產業鏈生態
HTC 在行動
很多人對HTC最早的了解是來源于手機制造。在2011年,HTC還是當時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供應商。
在手機行業,HTC曾擁有輝煌的歷史。汪叢青表示:在整個行業生態當中,HTC更多是扮演硬件提供商的角色,現在是從手機到沉浸式的設備或者是XR的設備。
在2015年,HTC做了一個很大的部署:打造一個完整的VR/XR生態。
當年,HTC不光做了最先進的VR設備,而且做的還是第一個六自由度的VR設備——它可以讓人們在大空間里走動。
與此同時,HTC還做了第一個開放性的內容商店,擁有相當龐大的開發者群體,約有3到4萬人在為HTC做內容開發。
HTC一直都在為VR行業得到更快地發展做出貢獻,對創業級公司進行投資、跟硬件廠商的合作、做很多底層的基本軟件和操作系統,并分享給不同的硬件廠商。
HTC中國區總裁
談虛擬現實與元宇宙
早在1991年,汪叢青就通過他的導師——VR祖父Tom Furness接觸到了VR技術。
在那個年代,VR技術還不被大眾所熟知,人們甚至對于“VR”這個詞聞所未聞。
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VR技術已經應用到大家的生活、工作、學習等各個領域,VR技術正在逐步滲入到你我的生活。
2016年,汪叢青加入HTC,與其并肩作戰。汪叢青對VR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對VR技術的想象與HTC在VR上的理念是一致的。
他表示,有這么好的平臺來幫助自己實現多年的夢想,這是個難得的機會。
汪叢青認為“元宇宙”是三維的互聯網,它通過VR或者AR技術走進未來的虛擬世界。
汪叢青說:“元宇宙”會帶來很多的機遇和挑戰,終極元宇宙將會是個完美新世界。對于“元宇宙”的六大法則,他總結為:
一、只有一個“元宇宙”
二、沒有一個人/企業可以擁有“元宇宙”
三、“元宇宙”對所有人是開放的
四、“元宇宙”可以用任何設備進入
五、任何人都可以向“元宇宙”添加內容
六、“元宇宙”是互聯網的下一次進化
VR當下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目前在很多行業,VR的應用都已相當普遍,已經滲透至旅游、教育、醫療、游戲、影視等行業。在未來幾年內,VR技術的行業滲透率還會更高。
未來兩三年,VR技術的接受度和普及化也會有一個快速地增長。VR設備也會朝著越來越輕、越來越薄、越來越漂亮的方向去發展。設計的成品不再像一個盒子,而是會演變為更加輕便的眼鏡化形式。
有關VR行業的競爭,汪叢青顯得愈發地從容與淡定。他表示:客戶的預算只要不是特別的有限的話,他們一定會選擇HTC。
大家都知道HTC的產品質量好,對HTC這個品牌有足夠高的信任度。從VR剛開始發展到現在,HTC一直領跑行業。
對于部分VR廠家主打低價策略,忽略產品質量方面。
汪叢青表示,HTC并不會像別的廠家一樣打價格戰,他們依舊主打高質量產品,給用戶帶來最好的體驗。
汪叢青還說,在未來,HTC還會有更適合消費者的產品,讓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