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1天前的10月14日,日本最大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的移動網絡在全日本范圍內發生重大通信故障,余波尚未平息,10月25日上午11時20分(韓國時間,下同),與日本隔海相望的鄰國韓國也發生了類似的全國性重大通信故障。
事件始末
據韓聯社10月25日報道,韓國電信運營商——韓國電信(KT)的有線、無線互聯網服務從25日上午11時20分開始出現約37分鐘的癱瘓。KT方面在事故發生后發布公告稱,公司網絡當天上午11時許遭到大規模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但韓國政府網絡安全部門和警方經過調查后均表示沒有發現大規模黑客攻擊的痕跡。KT方面隨后也改口稱網絡癱瘓是因“網絡路徑設置錯誤”所致。截至當天12時,KT網絡服務大部分恢復正常;12時45分左右,KT網絡服務已完全恢復正常。
按照事件發生的時間節點,小編對此次事件進行了簡單的梳理。
“
10月25日上午11時20分,韓國電信(KT)的有線、無線互聯網服務發生全國范圍的癱瘓;
11時56分,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發布信息通信事故”注意“級危機警報;
12時00分,KT網絡服務大部分恢復正常;KT方面宣稱,(推測)事故的原因是遭到大規模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導致流量超負荷所致,并緊急啟動了危機管理委員會對事故情況進行處置;韓國警方向KT公司派出網絡恐怖調查小組對此次事故的原因和受害規模等情況進行調查。
12時45分,網絡服務完全恢復正常。
14時00分,僅過了2個小時,KT方面改口稱網絡癱瘓是因”網絡路徑設置錯誤“所致。
”
事件給韓國社會造成的影響
雖然此次KT斷網事件前后只持續了大約一個小時(37分鐘至85分鐘不等)的時間,卻給韓國民眾和各行各業造成極大困擾和巨額損失。
京畿道某大學教授鄭某從25日11點開始正給學生進行線上考試,二十分鐘后網絡連接陸續出現問題,導致不少學生無法接入考試。看到情況越來越嚴重,鄭教授只好中斷了考試。韓國教育部表示,當日通信故障導致7742所學校和幼兒園等教育機構的網絡連接受到了影響。
在商店和餐館里,因為正值中午吃飯時間,很多顧客由于斷網(包括手機)無法進行正常結算。韓國首爾一家咖啡店老板郭某對記者表示:“由于無法電子結算,只能收取顧客現金,有的顧客因為沒帶現金而放棄購買。”
一些餐飲店也受影響無法接到外賣訂單。經營外賣意面店的B某哭喪著臉說:“外賣民族、Coupang Eats等外賣平臺打不開,就算接了電話訂餐的訂單,也無法安排外賣員,整個午餐的生意都黃了”。另外,應防疫要求的入店掃描二維碼進行健康認證措施也無法使用,給餐飲店造成了很大混亂。
韓國信貸協會表示,當日正午至下午1點之間的信用卡支付請求數量比平時減少了30%至40%。由于無法刷卡支付,身上未帶現金的市民只能到自動取款機(ATM)前排隊取錢,各大銀行的自動取款機前排起了長龍。
在京畿道為學校供應食材的尹某當日上午因為連不上網絡錯過了一個3000萬韓元的招標項目,尹某郁悶地說:“不知道找誰補償這筆損失”。
最害怕的還要屬那些居家治療的患者。因為被確診新冠肺炎而居家治療的金某表示,由于活動范圍被嚴格控制在家中無法外出,因此網絡、手機等對外聯絡完全中斷令人感到恐懼。
此外,證券公司的電子交易系統、醫療機構結算系統等也因為KT的斷網而陷入癱瘓狀態。光州某大型醫院因為斷網無法使用信用卡結算,因此不少患者要等上40分鐘才能繳費。韓國Upbit、Bithumb等虛擬資產(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部分服務中斷。由于該交易所即使在很短的時間內也可能造成巨額經濟損失,預計此次斷網造成的損失數額將非常巨大。
韓國KT史上兩起大規模通信事故對比
本次事故是繼2018年11月24日KT公司阿峴分公司通信區(為鋪設電纜而設置的地下管道)發生火災之后,時隔3年KT公司再次發生的大規模通信故障。
2018年KT阿峴分公司大樓地下室發生火災 圖片來源:韓國聯合新聞社
2018年11月24日上午11點左右,位于首爾市中心的KT阿峴分公司大樓地下室發生大火,火災持續了近10個小時,約79米通信區被燒毀,導致該地區網絡癱瘓。當時,受此次火災的影響,KT公司從火災受損的店鋪接到了約1.3萬份損失報告,并根據服務故障恢復期分別支付了40萬至120萬韓元的賠償金。
雖然兩起事故均發生在KT,對用戶都造成了重大損失,但兩起事故在事故原因、影響范圍、持續時間、遭受損失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事故原因方面,2018年事故是由于發生火災,屬于物理事故;而此次事故是網絡路徑設置錯誤,屬于“人禍”范疇。
影響范圍方面,2018年事故僅對首爾江北和京畿道高陽的部分地區造成了影響;而此次事故不僅影響首都圈地區,甚至波及全國范圍所有KT用戶。
持續時間方面,2018年事故持續了近10個小時;而此次事故持續的時間短則37分鐘,長則約85分鐘。
遭受損失方面,2018年事故主要對受影響的店鋪商家進行了賠償;而此次事故波及韓國全國范圍內的各行各業,因此損失金額難以估量。據KB證券研究員金俊燮估算,假設對2277 萬KT 無線用戶和916萬有線用戶按照適用條款提供 1 小時的服務損失賠償,僅此一項將花費約 73 億韓元。
韓國社會對此次事故的反應
(一)此次事故引發韓國民眾的強烈不滿
與2018年因火災造成的網絡癱瘓不同的是,此次事故并非僅限于特定地區,而是波及到了韓國全國范圍內,并且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黑客攻擊或物理事故,而是因路由配置錯誤導致的“人禍”。因此,以此次KT斷網事故為契機,韓國民眾對國家重點通信網絡管理不善的不滿情緒愈發高漲,要求徹查事故原因,嚴懲責任人。
有網友評論稱:“作為管理國家基礎通信網的企業,應該對再次發生類似事故的相關人士和責任人進行嚴懲。那些為了賺錢而埋頭于各種附帶事業的經營層也要負起責任,讓他們辭職。大家都不要忘記自己的本分,只有這樣,這個組織才能生存,國家才能生存!”
(二)事故原因反復, KT公信力下降
有人認為,KT針對當日通信故障的原因解釋前后不一,也引起了更大的混亂。KT公司在事故發生伊始首先將事故原因歸咎為遭受大規模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對于這種未經調查就急于對外“推卸”責任的做法,令民眾感到不滿。同時有人對事故的真正原因產生質疑,KT公司的公信力也大大降低。
某業內人士表示:“一般來說,像路由作業這樣對整個網絡產生影響的工作,通常在用戶和流量少的凌晨時間段進行是理所當然的。上午11點正是用戶和流量最多的時間,當時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令人難以理解。”
因此,有分析認為,管理者的操作錯誤或失誤等 “人為失誤”是首要原因,而路由配置錯誤是由此產生的結果,是次要原因。
KT新工會方面也批評道:“出售DDoS響應產品的KT甚至連網絡癱瘓的原因都查不清楚,最初錯誤的解釋引發了混亂。”
(三)KT聲明道歉,網友并不買賬
10月26日,KT首席執行官具鉉謨在官網發文就前一日發生的大規模通信故障做出正式道歉,并稱將盡快制定補償方案。就事故發生的原因,具鉉謨表示,由于流量超負荷,起初推測為遭受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但經縝密調查,發現是因設備更換過程中出現的網絡路由設置錯誤所致。此外,他還表示,KT將以這次事故為契機,仔細檢查整個有線和無線網絡以及通信網絡,盡最大努力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但也有網友對此似乎并不買賬,評論稱:“補償固然要補償,但是應該把重點放在發生原因和防止再次發生上…如果在戰爭中癱瘓的話,剩下的會是什么??”
韓國電信(KT)公司
據公開資料顯示,韓國電信(Korea Telecom,KT)成立于1981年12月,1982年1月1日正式運營。1991年之前,韓國電信曾是韓國國內唯一的地方、國內長途及國際長途業務的供應商。上世紀90年代初,韓國政府在電信業引入市場競爭。在政策影響下,韓國有3家地方電信供應商,5家國內長途業務供應商,以及多家國際長途業務供應商。韓國通信市場曾經歷整合,KT在2009年兼并當時韓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KTF。
目前,韓國國內擁有3家移動通信供應商,分別是SK電訊、KT和LG U+。據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發布數據顯示,韓國網絡市場中KT占到47.8%,占據第一位;而在移動通信市場中KT占有率為31.6%,占據第二位。
結語
互聯網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期,日本和韓國接連發生的這兩起全國性重大通信故障,均由互聯網設備更換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所致,這引發了民眾對國家重點通信網絡管理工作的擔憂。
數字時代的網絡癱瘓,不僅會給民眾帶來諸多不便,還可能導致用戶大規模財產損失、個人信息泄露等各種安全風險,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可見,加快國家骨干網改造、優化重組和實現通信網絡多元化工作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