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廠商漲價聲依然此起披伏,最新加入的是ADI和Silicon Labs(芯科科技)。
11月2日,澎湃新聞記者從ADI中國方面獲悉,因成本上漲,ADI計劃從12月5日起對部分產品提價,“我們在供應鏈的各個方面都經歷了成本上升,比如晶圓制造成本已經大幅上升。我們已嘗試將這些增加的成本對客戶的影響降至最低,但我們現在必須在定價中反映其中一些成本。”
此前網絡流傳的ADI漲價函顯示:ADI將提高ADI和旗下Maxim產品組合中的部分產品的價格,但未提及具體漲幅,漲價將從2021年12月5日起開始執行。對于不受額外價格上漲影響的Maxim產品,將繼續按照之前溝通的6%的價格上漲計劃執行。
ADI中國對澎湃新聞表示,網傳的漲價函屬實,并表示公司面對來自行業供應鏈全方位的價格上調壓力,尤其是晶圓制造成本大幅提升的挑戰,在過去一段時期公司一直在盡最大努力降低此種情況對客戶的影響,但目前不得不做出調整以應對這一行業共有的挑戰。
ADI創立于1965年,總部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諾伍德市,歷經50多年發展,其數模轉換器、光纖和光通信芯片、MEMS和傳感器等產品,已覆蓋工業、通訊、汽車電氣化和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ADI 2020財年營業收入為56.03億美元。
IC Insights 數據顯示,2019年ADI 是全球第二大的模擬IC供應商,僅次于第一大廠德州儀器(TI)。從模擬IC市場的營收和市場份額來看,ADI 的營收為 51.69 億美元,市場份額為 10%;TI 的營收達到 102.23 億美元,市場份額高達 19%。
眼下,各大晶圓廠都在提價,繼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等提價后,日前臺積電也宣布在四季度開始對晶圓代工報價產能調漲10-20%,推動了芯片廠商新一輪漲價。
另外一家芯片公司Silicon Labs也宣布漲價。網上流傳的漲價函顯示:Silicon Labs將從2021年11月28日開始,提高其所有產品線的定價,包括現有積壓產品訂單。Silicon Labs也未在漲價函中透露具體的漲價幅度。
對于漲價的原因,Silicon Labs在漲價函表示:“半導體供應鏈危機繼續嚴重影響世界各地的產業,短期內沒有復蘇跡象。這場危機突顯了投資于半導體產能擴張以滿足全球經濟不斷增長需求的迫切需要。Silicon Labs正在努力滿足當前的需求,并盡快通過供應鏈的各個層面實現有意義的產能擴張。由于整個行業的產能危機以及幾乎所有行業都出現的通貨膨脹,我們在整個供應鏈(原材料、晶圓代工廠、測試和組裝、物流、勞動力/工資)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增長。”因此,Silicon Labs將決定提高所有產品線的定價以反映成本。
Silicon Labs還表示,“我們認識到,將我們看到的成本增加傳遞給客戶是破壞性的。隨著供應鏈中通貨膨脹和短缺的緩解,我們將努力尋找并傳遞成本降低。”
Silicon Labs是一家非常年輕的芯片公司,于1996年成立于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在成立最初的三年中,該公司專注于RF和CMOS集成,并于1999年發布了全球首個用于手機的CMOS RF chip。2012年Tyson Tuttle成為首席執行官之后,Silicon Labs更多的重心開始往物聯網市場技術轉移,并于2019年營收占比超過50%。2020年,Silicon Labs營收為8.867億美元。2021年,Silicon Labs將基礎設施和汽車業務剝離給 Skyworks。
一位半導體分析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如今芯片廠上調產品價格一方面是化解成本壓力,另外一方面是控制供應鏈的備貨,平滑業績。“有些廠甚至幾個月都不再提供某些芯片產品,很多貨賣出去也是備貨的,如果備貨過多會影響明年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