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日前,是德科技Keysight World2021云峰會如期舉行,本次峰會聚焦數字化轉型浪潮,與會嘉賓針對數字化、5G、網絡安全和在線教育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試圖勾勒出行業未來并尋找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
疫情爆發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在線教育、遠程辦公和在線會議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進行大大加快。
彭博社、麥肯錫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公司認為,疫情將他們的數字化轉型時間表加快了三到七年。
是德科技大中華區市場總經理鄭紀峰表示,在數字化轉型加速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和環境之下,是德科技也在積極著手數字化轉型的很多嘗試。
今年的Keysight World大會通過云峰會形式舉辦,與行業大咖和意見領袖暢談行業及趨勢,這是是德科技在疫情背景下做數字化轉型的一種嘗試。
本次全球云峰會,突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邀請到了是德科技高管、業界的意見領袖和行業的大咖,涵蓋了不同領域、不同區域的專家。
是德科技若干高層、管理人員均出席了本次峰會,包括CEO (Ron Nersesian)、COO(Satish Dhanasekaran)、CTO(Jay Alexander)和無線通訊事業部的總裁、網絡可視化部門的總裁,分別發表了主旨演講。
同時,出席本次云峰會的還有來自各個行業的專家以及來自全球各個地區的意見領袖,比如在亞洲有來自NTT DOCOMO和聯發科技的專家;在歐洲有來自博世的專家,在美洲則有來自谷歌、賽靈思和高通的專家,還有美國的未來學家,一起探討行業未來發展之路。
全球云峰會這一新的數字化嘗試,極大地拓展了與會的人群規模。與會者中有行業經理、工程師、總裁、技術研發工程師和項目負責人等等不同類型、不同職位的聽眾,從而使得本次全球云峰會能夠連接行業領袖,分享不同行業和不同區域的新發展趨勢。
是德科技大中華區汽車與新能源測試市場經理杜吉偉認為,人類在創新的同時也在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尤其是進入數字化時代之后,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挑戰。為了應對新挑戰,需要借助各種創新技術,其中之一就是人工智能。目前,在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算力、算法與算據中,亟待提升計算的效率,硬件上通常采用FPGA或ASIC芯片,這些都是基于經典物理學理論發展而成。隨著摩爾定律的放緩,經典物理學已不再適用,必須要用量子物理來解釋,這就是量子計算。對于這些前沿的未來科技,是德科技都已經在做布局。
杜吉偉透露,“通過Keysight Lab,是德科技投入研究未來幾年需要的前沿技術,也在無人區進行探索。其中在量子計算領域,是德科技接連收購了三家公司:Signadyne,Labber Quantum,Quantum Benchmark,在量子計算方面既能夠做量子控制又能夠做量子糾錯、量子抑制、量子優化,助力推動全球技術發展。
全方位多元化推進教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此外,是德科技和教育產業之間的關聯源遠流長,是德科技的前身是惠普公司,兩位創始人非常重視整個科技產業的創新和人才培養。
后疫情期間,數字化浪潮推動著教育行業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是德科技同樣做出了及時改變。
是德科技會同合作伙伴做的一次市場調研活動,訪問了約數百位的教育培訓從業者,約70%的教育從業者表示,未來將會是一種均衡式的線上和線下混合教育模式,而且這種混合教育模式其實應該稱為“全生命周期”的教學方式,將覆蓋到個人職業發展的整個過程當中。
面對新趨勢,是德科技開始有針對性地調整其教學解決方案,以適應大學實驗室對于遠程訪問的要求。
據是德科技大中華區政府與服務市場經理李堅介紹,針對大學的基礎電子和電工教學,是德科技推出了全新的混合遠程教學方案,稱之為Smart Bench Essentials Series(智慧教學系統)。
這個系統包括中央實驗室和Bench View控制平臺,上面的硬件智慧四件套包括:示波器、多功能信號發生器、多功能表和一個大功率電源輸出。實驗室管理人員、老師和同學都可以通過遠端接入的方式進入中央實驗室。控制平臺用于控制儀器完成測量和分析任務,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系統特別設計了一個多功能切換矩陣,使得被測物的各個信號能夠通過自動可配置的開關矩陣接入測試系統,從而能夠在遠程實現多實驗項目的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是德科技智慧教學系統是一個開放的平臺,硬件層、中間層和接入層上做了適當的分離設計,其他的接口都是開放的,老師可以在上面進行二次開發,這樣其實就提高了整個平臺的一個拓展性,給予了老師更多的課程定制的可能。
另外,面向職場起步階段的工程師,是德科技還推出了交互式在線平臺Keysight University(是德科技云課堂),旨在幫助工程師學習測試與測量基礎知識、工程設計技巧以及行業的優秀實踐。鑒于由工程師和研發主管組成的龐大客戶群希望跟上蜂窩 5G、量子和互聯汽車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步伐,是德科技特別打造了一個沉浸式在線學習平臺,希望幫助他們更容易地學習工程技術知識。
移動通信領域的發展趨勢
未來五年到十年,通信業特別是移動通信領域將會發生哪些變化,下一步應該構建一個什么樣的網絡,來打造理想的世界和社會?
是德科技大中華區無線市場部經理白瑛認為, 未來五到十年,5G在移動通信領域的發展中,必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隨時隨地無縫連接,已經是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信技術例如5G將在這場數字化變革中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未來五到十年,移動通信將會發生三大顯著變化:
第一,網絡軟件化。
現在的網絡越來越基于軟件,而軟件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移動運營商可以根據實時需求擴大覆蓋,同時能夠靈活、有組織地進行網絡配置,網絡在向軟件化、虛擬化和開放化的方向發展。
第二,出現新的應用場景和新的業務模式。
5G R16及后續版本提出了很多5G增強新功能,如更高的靈活性和可靠性、分配更多頻譜和帶寬、NTN等非地面網絡連接服務,這將帶來新的使用場景,例如隨時隨地的導航、辦公、協同工作,以及云游戲等,而零售、金融、制造、物流等行業也開始與5G融合,產生新的業態和模式。隨著5G標準不斷更新、迭代和增強,更多使用場景和業務形態將不斷涌現。
第三,通往未來之路離不開6G。
可以說5G的必然發展階段就是6G。根據Keysight World全球云峰會上愛立信的一份報告,到2026年,地球上約有30億移動用戶將會使用5G服務,也就是說五年之后約有一半的移動終端用戶將會是5G用戶,近30億的5G用戶將會帶來70%的網絡業務,這對于運營商以及每一個從業者而來說,改變都是方方面面的。
并且,不只是普通的個體終端用戶會得到顯著增加,五年后,全球大約會有60億個物聯網設備接入5G網絡,這又將帶來一個萬億規模的市場。到那時,云游戲、網聯汽車、物流、制造、金融,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商業活動,都會發生顯著的甚至顛覆性的變化,這對網絡將會產生更高的要求,比如更低的延遲、更高的可靠性、更強大的無縫連接能力,甚至還有網絡的自組織、虛擬化能力等等。而真正有效開展6G工作可能會在Release18以后,隨著Release18的工作逐漸展開,關于6G的理論研究、物理設計、波形設計等都會大踏步向前。
編后語:數字化轉型并不是疫情之后的新議題,它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發生了,疫情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在整個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對于網絡,還有網絡設備,網絡需求急劇增加,而這些無疑為電子工業界提供了更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