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報道 11月26日,由中國科技法學會主辦的第二屆區塊鏈法治高峰論壇暨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第十四屆“創新與法治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論壇探討區塊鏈技術與應用,聚焦區塊鏈的合規與數據安全,激辯元宇宙合規與法律問題,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評選環節,全球領先的區塊鏈產業集團歐科云鏈榮獲“2021中國區塊鏈法治重大貢獻獎”。數字經濟時代,元宇宙和區塊鏈的發展都需要數據安全保駕護航,歐科云鏈憑借旗下“鏈上天眼”產品打造數據安全的“鋼鐵長城”,對推進數字強國法治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會上,歐科云鏈副總裁張超發表了以《區塊鏈大數據的機遇與展望》為題的主旨演講。張超認為,不論是元宇宙還是區塊鏈與實體產業的結合, 在合規治理方面一定要回到本源,那就是數據庫,而數據庫治理的核心就是基礎數據的處理能力。
張超表示,區塊鏈是本身是一項數據庫技術,是一個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數據庫。通過這種數據庫,由于不可篡改性、可溯源性,引出賬本的學說、信任的學說、量子學說,通過量子計算是否可以攻擊。在此之上在應用層,包括投資領域來講有各種各樣的產業也在落地,但是目前來看技術與應用還是要有一定的延遲性,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人臉識別技術,在90年代所有算法已經很清晰的從算法層落地,但是在20多年以后我們才可以享受到人臉識別這樣的服務,包括神經網絡算法來辨識一個人,與使用場景、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技術條件息息相關。
最近幾年,我國政府開始大力主導區塊鏈原始創新,包括新基建項目中,很多省市自治區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也提出,推動區塊鏈技術創新,培育壯大區塊鏈等新興數字產業,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這是區塊鏈首次被納入國家五年規劃當中。
但在市場上,當下真正落地區塊鏈的還是在金融領域,比如以比特幣、以太坊為代表的公鏈的很多項目,海外很多創業企業把區塊鏈、大數據作為一個創業方向。在一些海外市場,區塊鏈資產甚至可以證券化,政府通過鏈上數據分析來掌握稅收。
但隨著伴隨著區塊鏈的廣泛應用,區塊鏈合法與合規等問題應運而生,區塊鏈領域的法治建設面臨著嚴峻挑戰。
張超表示,黑灰產對于非聯盟外的公鏈虛擬資產的使用,正在形成新型犯罪,而傳統黑產也依然存在。數字貨幣在國外的其他領域中有極強的連通性,甚至流通性比黃金還高。黑灰產為什么使用他們?他們具有隱秘性,是不可篡改的,作為賬資系統具有天然優勢。
歐科云鏈的做法是,通過應用層的產品,給鏈上數據打標簽。據了解,目前世界上有超過7億的類似比特幣這樣的地址,歐科云鏈已經給超過一個億的地址打上了標簽,這其中涉及到數學、歸類、神經網絡的算法和聚類,包括模擬應用層程序。歐科云鏈可以通過一個案件比特幣的收盤地址可以判斷出這是一個網絡賭博平臺,以及涉案人數,涉案資金量,通過模擬賭博平臺運轉流程,等犯罪嫌疑人去交易所變現實時監控,提供給警方調證程序,拿到犯罪嫌疑人的KYC,最后繩之以法。2020年,歐科云鏈協助公安機關共同追回的資產價值超過100億人民幣。
張超認為,無論元宇宙還是區塊鏈征信也好,或是區塊鏈賦能社會治理的效率、實體產業的結合等方面,一定回到本源,就是一個數據庫,是一個分布式的數據庫,至于這些數據怎樣應用,把這些數據從確權、流轉、使用過程分配好就足夠了。歐科云鏈探索了8年,已經有了一定的方法論,區塊鏈無論哪一個領域中能夠開花結果的話,歐科云鏈都可以貢獻基礎數據處理的能力,為數字強國的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