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IPO雷達|九成營收未收回,持續經營能力存疑的信科移動擬豪募40億,與華為、中興通訊較量?

IPO雷達|九成營收未收回,持續經營能力存疑的信科移動擬豪募40億,與華為、中興通訊較量?

2022-01-05
來源:人民微看點

每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更新迭代,都拉動了一大批產業鏈的崛起,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2G時代,愛立信和諾基亞成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商和手機廠商;3G時代,更多國家、組織參與制定移動通信技術標準;4G時代技術標準趨向統一。

以往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的不統一為各大軟硬件廠商、運營商都帶來了很大的不便。2018年,3GPP TSG RAN第80次會議上發布了3GPP 5G NR標準SA方案,標志著首個真正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出爐。

根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移動經濟發展報告》,2020年中國5G連接數站全球5G連接數的87%。根據工信部統計,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國5G基站總數96.1萬站,基站數量全球排名第一。

近日,信科集團旗下移動通信業務公司信科移動啟動了科創板上市進程,目前已被上交所受理,申萬宏源為保薦機構。

此次上市,信科移動擬募集資金40億元,其中22.80億元用于5G無線系統產品升級與技術演進研發項目;4.20億元用于5G行業專網與智能應用研發項目;3.00億元用于5G融合天線與新型室分設備研發項目;10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信科移動選擇第四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但上市前,信科移動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主營業務收入下行、長期虧損和資產負債率超標等情況。經營可持續性存疑的信科移動該如何與華為、中興通訊“較量”?

上市前無償并入大唐移動,非經常性損失較高

信科移動前身系由郵科院和武漢光通信技術公司共同設立,曾用名虹信通信。后電科院與郵科院重組成立中國信科,通過中科信科業務重組的總體安排,將虹信通信變更為中國信科(SS)100%持股的子公司。

截至發行前,中國信科(SS)持有信科移動51.27%的股份,為信科移動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系國務院國資委。作為中國信科下屬移動通信企業,招股書披露,信科移動為全國30余個省份、近百個城市用戶提供4/5G移動通信網絡解決方案和綜合服務。

2020年10月,中國信科整合旗下移動通信業務,信科移動有限通過國有股權無償劃轉方式受讓大唐移動100%的股權,視為信科移動報告期重大資產重組,兩企業均受國資委實際控制。與此同時,電科院與大唐控股將其持有的通信相關的8118件專利(含尚未授權)、及非專利技術等資產無償劃轉至大唐移動。

重組前,信科移動主要從事移動通信天饋設備和室分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提供移動通信技術服務;大唐移動主要從事移動通信系統設備及行業專網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部分技術服務。

上述重組及無償劃轉后,信科移動及子公司成為中國信科旗下移動通信業務的唯一承載主體,專注于移動通信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

具體來看,重組前一年(2019年),大唐移動營收11.61億元,占信科移動營收32.63億元的35.58%,大唐移動該年利潤總額為-16.46億元,信科移動該年凈利潤為-3958.26萬元。

根據相關會計準則,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產生的子公司年初至合并日的當期凈損益合并。由于大唐移動虧損較大,導致2018年至2020年三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中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產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當期凈損益金額分別達到了-6.26億元、-16.46億元、-13.20億元,處于較高水平。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信科移動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05億元、-16.37億元、-17.52億元和-6.20億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05.85萬元、-4269.11萬元、-44.97億元和-6.71億元。

主營業務收入下行,九成系應收賬款

報告期(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信科移動收入來源于移動通信網絡設備和移動通信技術服務兩大業務。2019年,信科移動網絡設備及技術服務兩大業務收入分別下滑20.53%和6.33%,2020年網絡設備業務回升10.12%,但技術服務業務繼續低迷,收入再次下滑5.88%。

具體來看,信科移動的網絡設備主要包含移動通信接入網的網絡設備業務,核心是布局移動通信核心關鍵技術與基站相關設備的研究、開發生產及服務的提供。

涵蓋基帶處理單元BBU、射頻拉遠單元RRU等移動通信系統設備、以天線為主的天饋設備(天線、饋線、其他無源器件)用于室內場景低成本覆蓋的室分設備。此外還包括為各行各業的企業用戶打造的定制化行業專網設備等。

5G時代下,為了滿足對于網絡大寬帶性能要求而引入大規模天線技術方案,由于天線數量的大規模增加,行業實現了RRU與天饋一體化融合,形成AAU產品,構成5G時代的特色硬件設備之一,與BBU構成了5G基站系統。

但整體上,據招股書披露,5G網絡建設初期仍然以4G類似的“BBU+RRU+天線”的傳統建設方式,另與4G時期的BBU、RRU類別產品相比,信科移動5G系列產品仍保持了4G類似的形態。

單從信科移動設備業務看,2018年,信科移動還未布局5G系統設備,系統設備收入來源為單一的4G系統設備,該年收入7.74億元,2019年信科移動4G系統設備收入大幅下滑67.96%至2.48億元,同時5G系統設備處于起步階段,收入1322.97萬元。

進入2020年,隨著5G系統設備的布局,信科移動重心轉移,將收入押注在該年5G系統設備,收入4.37億元,4G系統設備收入1.91億元??偟膩碚f,信科移動設備業務2019年收入下滑20.53%,得益于5G系統設備收入增長,2020年信科移動網絡設備收入有所回升。但公司除5G系統設備外收入均進入下降通道。

與4G及以前的通信技術相比,5G移動通信最大的特點在于下游應用場景重點在于與物聯網技術、實體經濟的融合。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顯示,5G三大使用情景包括智能家居/樓宇、智慧城市、3D視頻、超高清屏幕、自動駕駛車輛和工業自動化等。但目前市場仍不完善,5G能夠發揮的空間有限。

另信科移動技術服務收入也出現持續低迷的現象。公司技術服務以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為主,過去三年占技術服務收入的80%以上,輔以運維服務收入。

信科移動一體化服務主要包括無線網絡規劃、建設和優化,收入從2018年26.10億元降至2020年20.87億元,縱使網絡運維服務收入有所增加,但受比重影響,信科移動技術服務整體收入從27.79億元下降至2020年24.50億元。今年年上半年,信科移動技術服務收入為7.66億元。

因此,信科移動過去三年的營收增速疲軟甚至于出現下滑,從2018年51.42億元下滑至2019年44.80億元,2020年營收雖小幅回升至45.18億元,仍難及2018年。截至今年上半年,信科移動營業收入為14.53億元。

但更大的風險在于,信科移動九成收入均未收回。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信科移動各期的應收賬款金額分別達到了42.22億元、36.91億元、37.23億元和33.45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高達93.86%、96.73%、96.41%和135.48%。

另各期計提的壞賬準備(含合同資產)金額就分別達到了6.12億元、6.50億元、6.42億元和6.02億元。對此信科移動給出了四種解釋,一是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較高,付款周期相對較長;二是公司移動通信一體化服務占比較高,一體化服務結算周期更長;三是信科移動下游主要客戶是通信運營商和大型政企客戶,付款流程需多層級審批,導致回款周期較長。

報告期信科移動的各年壞賬準備均超6億元。此外信科移動一年以內的應收賬款平均占比才61.25%,公司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平均九成的賬齡在3年以內。

不僅如此,和同行業中興通訊(000063.SZ)、京信通信(2342.HK)、通宇通訊(002792.SZ)摩比發展(0947.HK)、盛路通信(002446.SZ)、中貝通信(603220.SH)、潤建股份(002929.SZ)等的對比下,報告期信科移動1.10次/年、0.98次/年、1.04次/年和0.7次/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還是低于行業平均1.90次/年、1.86次/年、1.86次/年和1.91次/年的周轉率。

尤其是和中興通訊、通宇通訊2次/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周轉率相比,信科移動更顯弱勢。雖然過去幾年信科移動發生壞賬的比例較小,但公司營運資金已經受到顯著影響。

競爭力顯不足,現金流困境何解?

移動通信行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行業,行業研發投入高、周期長、風險性高的特點,使得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都需要大額的資金投入已實現通信標準、底層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及后續商業化等過程。

為了維持市場競爭力,信科移動大力搞研發。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信科移動研發費用支出均在10億以上級別,分別為10.86億元、14.86億元、14.20億元和5.95億元,研發費用率對應高達21.10%、33.10%、31.36%和40.82%,遠超同行業平均值8.54%。

而信科移動在產業化、供應鏈搭建、市場開拓以及服務能力的投入不足,加之歷史上TDD技生態體系的成熟度低,未形成足夠大規模的市場化應用,導致前期投入回收嚴重不足。目前,信科移動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累計虧了46.14億元。截至2021年6月,信科移動經審計的未分配利潤高達-71.81億元。

持續虧損下,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持續虧損,分別為-5.19億元、-8.78億元、-8.80億元和-16.85億元,同時還面臨高負債的壓力。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信科移動平均每年發生20多億的短期借款,合并資產負債率分別達到了91.60%、105.60%、89.11%和70.14%。

高負債率和營運資金壓力使得信科移動不僅面臨資金調配風險,更意味著未來產業化能力、供應鏈搭建的投入將不足。

單從經營毛利層面看,信科移動的表現也毫無優勢。2018年至2020年信科移動綜合毛利率從21.71%掉至8.50%。其中,2019年和2020年,信科移動5G系統設備毛利率更是分別為負值-53.08%和-57.31%。

公司表示:系5G系統設備初始投入成本高昂,信科移動為積極開拓市場,采取戰略性報價所致。和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相比,信科移動明顯偏低。

行業上,移動通信網絡設備企業的行業公司包括華為、中興通訊(000063.SZ)和愛立信(Ericsson,ERIC.O)、諾基亞(Nokia,NOK.N)、京信通信(2342.HK)、通宇通訊(002792.SZ)、摩比發展(0947.HK)以及盛路通信(002446.SZ)等。

2020年我國5G全面商用背景下,該年3月移動5G二期無線網主設備集中采購以及4月電信聯通5GSA新建工程無線主設備聯合集中采購中,中標企業均包括華為、中興通訊、愛立信及信科移動四家。

其中,集中采購華為合計中標基站數27.19萬個,中標份額為56.05%;中興通訊合計中標基站數15.01萬個,中標份額為30.95%位列第二;愛立信以合計5.19萬個中標基站數排名第四,中標份額為10.70%,信科移動該年僅中標合計1.12萬個基站,以2.3%的中標份額墊底。

而今年上半年7月在移動廣電5G700M無線網主設備集中采購和電信聯通5GSA建設工程無線主設備(2.1G)聯合集中采購項目中,華為與中興通訊的頭部優勢穩定,中標基站數分別為42.80萬個和23.29萬個。信科移動和愛立信則分別中標2.50萬個和1.73萬個,雖然信科移動中標份額較去年有所提升,但與第二位中興通訊的中標數量相差近十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信科移動對于中國移動的收入依賴卻很高,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來自中國移動的收入分別占到了總收入的62.62%、51.81%、47.19%和45.87%,平均一半的收入都來自中國移動。




最后文章空三行圖片.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曰本女人与动牲交毛片 |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 欧美亚洲国产另类 |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操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 日日搞夜夜操 | 乱子伦xxxxvideos | 操操操综合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 hdⅹvideos成人 | 97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v在线观看 | 一级做a爱过程视频免 | 五月婷婷国产 | 丁香综合激情 | 色豆豆永久免费网站 | 多人性激烈的欧美三级视频 |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 色老妇| 757午夜视频国产精品 | 精品色综合 |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日本 | 日韩高清网站 | 黄色毛片黄色毛片 | 九九热在线视频播放 | 日韩夜夜操 | 日本亚洲国产 | 午夜成年视频 | 国产欧美国产精品第一区 | 亚洲综合日韩 | 亚洲第一看片 | 欧美特黄aaaaaa| 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 | 亚洲色图欧美另类 | 免费观看日韩大尺码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