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臺積電在芯片制造工藝上不斷實現領先,雖然后面也有三星這樣強力的競爭對手,不過目前來看,三星還是沒有跟上臺積電的步伐。
因為根據媒體報道稱,三星在3納米和4納米的良率上都不理想,距離客戶的要求甚遠,具體來說,三星的3納米良率最高只有20%,4納米良率最高只有35%。
或許正是因此,美國也要求臺積電要去美國建立工廠,來保證其在芯片制造領域具備先進工藝的能力,畢竟英特爾還不給力。
不過近日,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美國的一次發言,卻讓我們看到了另外的一面。
張忠謀表示,在美國建廠就是浪費,是徒勞無功,而且還用臺積電在美國運營了25年的奧勒岡州工廠舉例,其表示我們太天真了,在美國制造芯片的成本令人望而卻步,盡管這座工廠已經運營了25年,但也沒能降低多少成本,我們已經放棄了擴建。
有外媒表示,臺積電正在”倒戈“。
很顯然,張忠謀這是在進行一次表態,即不愿意美國建立芯片工廠,因為幾乎賺不到多少錢。
不僅如此,其實已經有業界觀察人士表示,如果沒有補貼,很難預測臺積電正在建設的美國工廠什么時候會產生收益。
然而在美國建廠的”倒戈“上,臺積電似乎已經開始有所動作,例如就在前段時間,日媒就報道稱,臺積電美國工廠將會比計劃延期半年。
后來臺積電方面雖然解釋稱,只是設備入場時間延遲半年,但這無疑是相當于承認了。
況且我們反觀臺積電在其他國家建設的新工廠,并沒有出現過延期的情況,都是按照計劃實現工廠封頂、設備入場、具備量產能力等。
這讓我們看到,臺積電在美國建廠一事上表現得并不積極,然而從另一個方面,我們也能看出臺積電正在”倒戈“。
相信大家有所了解,臺積電除了到美國建廠,也在日本開始建廠,據悉其日本工廠已經開始建設,雖然建廠時間比美國工廠晚了兩年,但是依然計劃是在2024年實現量產。
此外,歐洲方面也一直邀請臺積電建廠,但是我們看到,臺積電遲遲都沒有動作,原因就是關于補貼的問題遲遲沒有談妥,即便英特爾已經開始為其歐洲工廠交付EUV光刻機,確定了建廠事宜,但是臺積電依然不著急。
這無疑就是在對外界表示,亞洲才是建設芯片工廠的理想之地,就像張忠謀所說的,歐美建廠就是浪費,臺積電不會做徒勞無功的事情。
當然,前段時間臺積電的另一個舉動,也是一個例證,臺積電明確對美國表示,520億美元的芯片補貼,也要對外國公司開放,這被媒體解讀為臺積電公開唱反調。
總的來看,臺積電對美國建廠一事是不要有希望的,畢竟張忠謀已經表示,臺積電在美國有著25年的建廠運營經驗,言外之意:行不行我自己很清楚。因此臺積電”倒戈“也就不足為奇,對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