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家居這樣一個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經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網絡化、自動化等概念走進千家萬戶,也滲透到汽車工業的未來。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從設計到制造都是為了未來,那么新能源汽車憑借“起步晚”的優勢,進入尖端技術領域的第一步。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情況。智能化已經融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現在已經有相關技術進入人們的生活。以互聯網技術發展為前提,通過汽車控制、傳感裝置,引領汽車安全運行,提高汽車駕駛的便捷性。同時,以大數據、路況信息等增強汽車駕駛的安全性,為汽車未來發展提供了信息保障。
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就比例上來說,我國汽車市場還是以傳統能源汽車為主,智能網聯汽車比例是非常低的,主要還是受到技術等因素的影響。不過我國智能網聯特征的汽車生產比例已經的接近98%。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2035我國智能網聯特征的汽車接近100%。
一L2級自動駕駛技術進入企業規模化量產L3級成為下一個發展目標。智能網聯車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技術儲備已經基本完成。下一步是如何實現業務模型。
二代客泊車等特定情況下的自動駕駛作為大批量生產的切入點。圍繞著更高級的自動駕駛一些特定的場景可能會落地比如停車問題這一直是歐洲和亞洲的痛點。現在駕駛輔助技術已經成熟下一步就是進入自動駕駛停車服務階段基本上不需要人進入停車場。
三基于人工智能網聯汽車的“出行服務”市場成為企業競爭焦點。在市場落地方面L3級以下是市場普及和L3級以上是技術創新不斷迭代的問題。美國的技術成熟度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無論是客流還是物流都有相應的布局。
四基于人工智能網聯汽車的5G/V2X及云計算方法應用信息時代發展即將到來。5G/V2X和云計算的應用給我們帶來了汽車應用、商業模式或新技術的機遇。在模塊、產品、市場應用等方面都有相應的突破。
五智能汽車特有的新安全問題成為核心關注的問題。“四個現代化”都是手段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解決交通運輸中的一些痛點。目前我國最大的痛點是安全。過去交通事故涉及從碰撞到汽車穩定性的安全問題。現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在智能汽車出現信息安全是智能汽車最大的隱患全世界的工程師都面臨著這一挑戰。目前有一些好的解決方案很多技術可供參考但是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出來。
六產業合作、跨境協調是必然趨勢。不僅是汽車公司之間的合作也是華為與汽車公司之間的跨界合作。
國內企業智能網聯汽車布局方案
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的發展。第一,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技術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前提,在硬件方面,我國5G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處理器、定位系統等都已完善。在軟件發展,互聯網與汽車深入融合,讓汽車在定位、自控、數據方面都進一步豐富。第二,自動控制技術。根據智能網聯汽車自控性,應加強電控系統的研發,以電控推動自動驅動、轉向、調節、自動解釋等方面更加優化。第三,環境感知技術。智能互聯汽車依靠感應系統來感知駕駛環境,獲取周邊環境信息,有的汽車會借助雷達技術、視覺技術來全面感知周邊環境。第四,大數據與智慧云技術。大數據與智慧云技術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兩大依仗,智慧云技術聯通了汽車與互聯網,使智能汽車有了網絡驅動,大數據則實現了汽車數據與網絡數據的融合,使得汽車與互聯網形成數據交互,優化了智能網聯汽車行駛的方案。
總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肯定不會是一個主干到終點。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主要板塊主要是汽車制造、電池系統和售后運營維護。今天,由需求發展帶來的產業鏈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了許多分支。新能源汽車逐漸搶占市場的新高度,也逐漸取代普通汽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