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消息,昨日臺灣大同集團代子公司——臺灣面板大廠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映管”)發布公告稱,經桃園地方法院裁定,中華映管宣告破產,負債總金額為新臺幣418 億3,355 萬7 千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將于今年10 月28 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大同集團稱,對中華映管綜合持股約39.67%,中華映管已由法院宣告破產,將選任馬國柱會計師、劉慧君律師、楊曉邦律師3 人作為破產管理人。申報債權期間自即日起至今年10 月21 日止,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定于2022年10 月28 日上午9 時45 分,在桃園地方法院四樓的第42、43、44、45、46 法庭召開。
大同公告說明,中華映管的資產不足抵償負債,且眾多債權人競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華映公司土地、建物、設備等各項資產,中華映管已無法繼續生產、營運,因此中華映管董事會于108 年9 月18 日依公司法第211 條規定決議聲請法院宣告破產,以使員工及各債權人能依法律規定公平受償。經法院認定華映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因此法院裁定宣告破產。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71年5月,是世界最重要的顯示器制造廠和島內“面板五虎”之一。它是臺灣早期研發視訊產品關鍵零組件顯像管的重要廠商,其顯示器產量曾為全球前三,并因此將臺灣推向“顯示器王國”的世界舞臺。1997年華映引進日本技術,為臺灣顯示器進入平面化拉開序幕。有島內媒體甚至稱它為“顯示器的黃埔軍校”。 中華映管以多年厚植的視訊產品研發與量產之豐富經驗為基石,搭配廣視角、快速應答與高色彩飽和等技術優勢,不斷地開發新產品,提升產品品質及服務水準,發揮「創造革新、追求完美、團結合作」的經營理念,致力於小尺寸至大尺寸之全系列產品之研發,積極的朝向全方位光電技術創新,成為視訊產業的領導者。
華映科技(000536)本是原控股股東中華映管在中國大陸的顯示器件模組業務子公司,但中華映管在2018年破產重組后,華映科技實控人變成了福建省國資委,公司業務上也將華佳彩G6 TFT-LCD生產線收入囊中。然而即便如此,華映科技也依然未能完全擺脫頹勢,其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已經連續三年為負,且2021年前三季度依然如此。2021年,華映科技本想定增28億元提升G6產線的產能以及將其G3.5 OLED實驗線改造成生產線,不過,定增近期被證監會否決。在面板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華映科技的面板業務無論是“錢景”還是“前景”,都面臨巨大的考驗。
在公司主業可持續經營方面,由于此前上市公司對中華映管的關聯交易依賴度較高,在新管理團隊接手之后,對上市公司重新制定了“大面板”+“小模組”的發展策略,將發展重心確定在面板業務上,模組業務由原車載模組生產模式轉向面板配套模組生產模式。
公開信息顯示,公司旗下子公司華佳彩主要生產具備國際先進技術的智能手機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等中小尺寸高階面板產品。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華佳彩擁有目前國內6代線中最好的IGZO線之一,目前公司持續投入研發,面板技術研發團隊穩定。
據悉,華佳彩自主研發的IGZO金屬氧化物技術,屬于目前國內最先進氧化物器件技術。華佳彩一期項目投資120億元,目前已建成投產一條月產能3萬片大板的六代金屬氧化物面板生產線,且與國內外著名手機制造商已建立合作關系。
業內人士認為,面板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需要持續大量的資本投入對設備產品進行升級和迭代,同時面板行業競爭日趨加劇。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