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不是簡單地比4G多“1G”。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是面向2020年以后移動通信需求而發展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
5G具有超高的頻譜利用率和能效,在傳輸速率和資源利用率等方面較4G移動通信提高至少一個量級,無線覆蓋性能、傳輸時延、系統安全和用戶體驗也將得到顯著的提高。
5G移動通信與其他無線移動通信技術密切結合,構成了新一代無所不在的移動信息網絡,滿足相比4G移動互聯網流量增加1000倍的發展需求。5G移動通信系統的應用領域也將進一步擴展,對海量傳感設備及機器與機器(M2M)通信的支撐能力將成為系統設計的重要指標之一。
5G系統還具備充分的靈活性,具有網絡自感知、自調整等智能化能力,以應對未來移動信息社會難以預計的快速變化。
5G的商用價值在究竟哪里?
曾經口號“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不難看出5G的商用價值。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30年,5G將帶動6.3萬億元的總產出、2.9萬億元的GDP和800萬個就業機會;在間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10.6萬億元的總產出、3.6萬億元的GDP和1150萬個就業機會。
基于領先技術的支持,加上全球最大的用戶規模、巨大的4G網絡、豐富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等明顯優勢,我國5G商用牌照的發放可謂水到渠成。2019年6月6日,我國正式發布5G商用牌照。然而,兩年之后的今天,我們作為普通人似乎也并沒有享受到1秒鐘下載1G電影的高速度,也有人開始懷疑5G只是在炒概念。
5G目前還沒有大規模普及,從技術層面來講,一個通信技術從誕生到成熟通常要5-10年的周期,而且相關的配套設備也還沒完全成熟。比如,5G基站的耗電量超大,5G每基站的能耗約為4G的2—3倍左右,總能耗可能是4G的4—9倍左右。為了確保5G基站的供電,甚至不得不重新建設供電線路,三大運營商都因為5G基站耗電量過大而不得不在空閑時段關閉,這在以往的2G、3G、4G技術上都未曾出現過。
今年是中國5G正式商用的三周年,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最大的5G網絡,5G的大規模應用也催生了海量的數字化創新,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夏權在本屆服貿會同期舉辦的“全球服務貿易企業家峰會”上舉了幾個5G促進創新的例子:疫情之下,5G連接技術正在助力智慧辦公快速發展,借助擴展現實XR,增強遠程溝通的效率,助力更好地開展包括服務貿易在內的各項商務活動;基于5G連接的XR(擴展現實)正在打破距離感,為培訓、醫療、零售等不同行業的服務貿易帶來巨大的價值并提升效率。
可以看出,5G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普及,為各行各業的創新提供了優秀的網絡基礎設施支撐,5G的高吞吐量、低時延、大容量和高可靠性等特征,正加速夯實數字經濟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各行業數字化技術的顛覆性創新。在本屆服貿會上,5G支持智慧醫療、智慧文旅、智慧教育等領域的技術和應用也直觀地為現場參會者展現了5G強推動下的技術創新。夏權也在服貿會上提到:隨著5G發展成為面向未來十年的創新平臺,相信還會有更多基于XR、物聯網、汽車等領域的創新不斷涌現。
隨著5G等數字技術不斷推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業的新業態也不斷涌現。在演講中錢堃分享了三個高通結合5G、數字化服務的案例。第一個是釘釘F2視頻會議一體機,基于高通高性能物聯網芯片打造,實現高速率、全方位的音頻捕捉的一體化會議體驗。第二個是智能眼鏡產品——Vuzix M400 AR Glass,由高通、中科創達的合資公司創通聯達、增強現實即AR領域領先企業Vuzix聯手,基于高通驍龍XR平臺打造,可以接入ZOOM等主流會議系統。第三個是今年7月,中赫集團、中國移動和高通公司聯合打造的“工體元宇宙”,用“5G+XR”技術,實現5G無界XR賽事體驗方案,為用戶帶來眾多創新體驗,如全景自由賽事直播、沉浸式XR觀賽等。
在分享的最后錢堃強調,5G、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普及,將催生海量數字化需求,極大地推動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的發展。而數字經濟的發展,也將推動中國產業鏈和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高效對接國內國際大循環。作為處于“雙循環”結合部的高通公司,將繼續秉承“植根中國、分享智慧、成就創新”的理念,通過“發明-分享-協作”的商業模式,在“智相聯,萬物生”的共同愿景下,與中國產業伙伴緊密合作,攜手助力中國數字經濟和服務貿易的高質量發展,共同服務于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