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作為兼具“成長+周期”屬性的行業,在2011—2022年經歷多輪周期更迭。而自2022年1月起,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速持續下滑,進入下行周期,6月份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長13.3%,環比下降 1.9%,連續6個月增速放緩。不過,在全球半導體景氣度下行的背景下,國內半導體行業的中報業績仍然可圈可點。
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周期更迭
數據來源:華泰證券《海外衰退,從供給受限到需求疲軟》,2022.8.9
國內半導體顯“韌性”
有望提前見底
據機構研報顯示,截至7月29日,申萬二級半導體子行業105家上市公司中,有32家公司發布2022年中報業績預告,中報預告披露占比約為30%。從已披露公司申萬三級行業看,上游半導體材料和設備以及分立器件公司中報預告業績普遍預增;芯片設計公司業績有增有減。(資料參考:長城國瑞證券《從半導體中報預告看行業周期分化》,2022.8.3)
盡管上半年有疫情等影響,受益于國產替代趨勢的半導體公司,仍然表現出較強的韌性。銀華集成電路基金經理方建總結道,從目前中報披露情況來看,那些大部分業務是國產化進程相關的公司,雖然有疫情擾動,仍表現較為強勁的增速。而那些國產化業務占比低的公司,受全球半導體周期影響,業績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前瞻后市,機構表示,隨著美國經濟政策對下游需求的影響逐漸走向尾聲,全球半導體周期的下行空間非常有限。而中國半導體在國產替代大背景下,行業周期會提前全球下行周期見底。(資料參考:上海證券《美國經濟政策轉向,中國半導體周期提前見底》,2022.7.25)
政策助推
半導體的“國產替代”成效顯現
“芯片自主”是我國重要國策。近年來,中央及地方接連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支持和引導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進一步完善我國半導體產業鏈布局。而在政策大力助推下,半導體的國產替代也不斷顯現成效。
以半導體設備為例,根據SEMI數據,2021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為1026億元,近年來,受到中國晶圓廠擴產的推動,中國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的全球占比一直在穩健提升。
全球及中國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億美元)
資料來源:SEMI,參考德邦證券《CMP設備國產龍頭,拓展減薄設備與晶圓再生》,2022.8.4
再以半導體材料為例,根據SEMI數據,2021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達到643億美元,較2020年的555億美元增長了15.9%,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大陸作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材料市場成為 2021年增長最快的地區,同比增長21.9%,規模達到119.3億美元。
2021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分布
資料來源:SEMI,參考東亞前海證券《一體化布局優勢顯著,多賽道布局助力成長》,2022.8.7
國際競爭激烈
擋不住的“中國芯”
在當今國際格局大變局背景之下,全球半導體領域的競爭仍然激烈。2022 年美國正式通過《2022 年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機構認為這奠定了未來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基調:1,將由供需競爭框架,轉向國家科技競賽框架;2,將由全球化大分工,轉向逆全球化分久必合;3,將由自由市場競爭,轉向國家資本主導扶持。
機構預判,未來半導體反全球化將持續。2022年以至未來,將形成兩大陣營:1,以美國為主導的半導體內循環;2,以中國為主導的半導體內循環。
全球半導體格局(2022 之后):
中、美內循環
資料參考:方正證券《格局將變,詳解美國芯片法案對全球競爭格局的影響》,2022.8.14
銀華集成電路基金經理方建亦強調,這幾年,國內的下游客戶愿意犧牲效益給國內半導體企業以機會,一旦獲得進門的機會,中國人的勤勞就發揮功力,產品快速迭代,不斷進步,逐漸從不能用到能用、從能用到好用。“我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半導體設備、材料、設計和制造等等方面,會逐漸涌現出越來越多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如何布局半導體國產化的長期機會?
半導體國產化道阻且長,但構建我國半導體行業的自主核心競爭力是大勢所趨。目前,國內半導體板塊在經歷前期下跌后,估值已經來到合理位置,普通投資者不妨借此機會,提前埋伏半導體國產化的長期機遇。
市場上有不少半導體主題基金,投資者應該如何優中選優?今年以來,受到流動性縮緊以及部分城市疫情暴發等宏觀因素影響,疊加半導體周期見頂、手機出貨不及預期,半導體電子板塊經歷了一波“殺估值”。在整體下跌的市場環境中,業績能夠“逆市而行”的基金更加彰顯投資實力。
據托管行復核數據顯示,基金經理方建掌舵的銀華集成電路混合型A自成立以來的累計回報為12.0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15.19%。(數據來源:wind)
站在當前時點,方建仍然相對樂觀。他表示,全球半導體下行周期已逐漸明朗,板塊的下行風險正在快速釋放。不過,他也強調,展望下半年,半導體行業的主要機會是結構性的,其中的設備、材料和設計是目前機會最大的三個細分領域。未來將保持積極、樂觀應對,努力選出空間最大,最確定的國產化半導體公司,力爭為持有人創造持續的超額收益。(資料參考:基金二季報、中國基金報訪談)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