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山東省發改委印發《煙臺黃渤海新區發展規劃》以來,在中國三萬多公里的海岸線上,一座全新的開放高地、數智新區、海洋新城正如火如荼建設。煙臺黃渤海新區順應時代機遇新風口,圍繞“優政、惠民、興業、智治”核心發展理念,攜手紫光集團旗下新華三集團共同合作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以數字化變革激活區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賦能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市場經濟秩序維護、民生服務場景創新,傾力打造“數字中國”城市建設的新樣本。
布局關鍵期,引領智慧城市深化落地
煙臺黃渤海新區在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憑借新華三集團在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領域的整體實力和深厚經驗,打造出以“城市操作系統”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設體系,構建起“數字化基礎設施、數據引擎、智慧城市管理平臺、智慧應用、運行指揮中心”五大智慧板塊,統籌全區基礎設施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和反復投資,打破“數據孤島”,形成一體化的數據資源交換共享體系,向社會公眾提供數據開放服務,為上層應用提供數據支撐,促進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的深度應用。
基建先行,建設萬物互聯的數字之城
為更加精準地掌控城市運行狀況、把握城市發展態勢,煙臺黃渤海新區圍繞“前端視頻感知設施、物聯感知設施、融合通信系統、智慧城市基礎底座”四個方面,融合IoT、GIS等技術創新,系統打造了“廣覆蓋、少死角”的城市數字化聯網感知體系,實現全區重點領域、火災易發點、主要河段等全方位感知,從而更好地掌控城市運行態勢,使全區綜合治理、應急響應效率提高30%以上。
在全面的數字化基礎上,煙臺黃渤海新區在城市的數字化改造中充分釋放感知、物聯、通信和基礎設施的融合創新能力,打造“融合互通、多級協作、資源共享、先進智慧”的應急指揮體系,實現“1+1>2”的價值疊加效果,應急指揮調度“連得通,看得見,叫得應”,極大提高綜合指揮效率。
治理升級,建設精準高效的善治之城
復雜多變的防疫工作,是每一個城市都必須直面的“大考”。煙臺黃渤海新區按照“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閉環管理”的全鏈路防疫流程進行綜合部署,打造疫情信息共享、管控流程貫通、全程可溯源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智慧化體系,讓“戰疫”更加精準。
“數字戰疫”是煙臺黃渤海新區推動數智治理創新的一個縮影。如今,在統一的平臺之上,煙臺黃渤海新區正穩步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加速行政許可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基本實現“一網通辦”,建成“和為貴”社會治理智慧化系統,實現民生事件一站處理、民生訴求最多跑一次,助力政府治理和社會調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此外,針對占道經營、違章建筑等城市頑疾,煙臺黃渤海新區按照“事前預防、即時管理”總思路,建設涵蓋數據普查、指揮協調、非現場執法、違建管理等功能智慧化平臺;在重大風險應對處置方面,聚焦“數據+智能”,搭建起“智慧應急數字大腦”,真正實現了時空立體化、指揮扁平化、開放智能化、安全一體化,整個城市“連得通,看得見,叫得應”。
服務優化,建設生機勃勃的興業之城
煙臺黃渤海新區一方面積極推動“掌上辦”、“不見面審批”、“最多跑一次”等政務服務新模式,保障項目順利開工建設、企業正常運轉,高效解決生產、生活之需,數據的打通讓流轉效率提高了50%以上;全區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網上平臺,可網辦率達到100%,提高政務服務效率30%以上。
同時,面向產業發展的新一輪變革機遇,煙臺黃渤海新區更以“數智產興”為思路,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圖”治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煙臺黃渤海新區將依托過去積累的數據,建立豐富的應用場景,重點圍繞產業發展各階段情況監測、產業重點領域風險評估和預警,以及通過對產業發展狀況科學評估、精準研判,謀劃產業發展,布局城市經濟發展。
惠普民生,建設以人為本的幸福之城
從城市治理,到產業發展,城市數字化變革的價值最終要體現在人民群眾的感知和生活上。為此,煙臺黃渤海新區優先考慮區內居民日常辦事的堵點和難點,依托“愛山東”APP建設起“煙臺黃渤海新區分廳”,構建城市掌上服務統一門戶,做到掌上“一點即辦”。如今,新區居民用一部手機就可以進行學校、企業、餐飲等10余項便民查詢服務,做到“水、電、氣、暖”等自動過戶,享受到數字圖書館等新型公共服務,讓城市生活更加便利和幸福。
在基層社區,煙臺黃渤海新區更構建出了基層社會數字治理“社區小腦”,以物聯網等新技術強化社區智能化治理水平,提高社區安全感知和保障能力,同時利用一體化社區管理綜合服務信息化平臺,實現工作事項“一屏統管”,做到了讓群眾“少跑腿”,讓服務“多跑路”,提升社區公共服務水平。
面向未來,邁進“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煙臺黃渤海新區將繼續攜手新華三集團,充分發揮煙臺黃渤海新區政策優勢,加強集約統籌、夯實城市基礎支撐,強化數據驅動、促進資源共享開放,持續創新快速落地的智慧應用,打造“數字山東先行區”、“智慧城市示范區”。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