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日,階段性建成的世界首個電磁推進地面超高速試驗設施“電磁橇”設施,在濟南成功運行,對于噸級或以上物體最高推進速度可達每小時1030km,創造了大質量超高速電磁推進技術的世界最高速度紀錄。擁有高速大推力直線電機、百兆瓦級寬頻變頻供電等五大關鍵核心技術。
高速地面交通、航空飛行器等高速先進裝備的研發,必須解決復雜動態過程下的空氣動力學、高強度先進材料、高速測控等一系列科學技術問題。采用電磁推進技術建造的電磁橇設施,具有推力大、響應快、精確可控等突出優勢,可以為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重要的測試手段。
圖為電磁橇項目
據了解此前速度最快的磁懸浮列車是由日本JR公司制造的L0列車,它的最高時速達到了603km,而不久前我國完成系統性試驗的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統全尺寸試驗線(一期)項目,即“高速飛車”項目,利用了超導磁懸浮技術、低真空管道技術和超導同步直線電機技術才最終實現最大速度1000km/h。
圖為日本JR公司制造的L0列車
可是根據目前的視頻來看,電磁橇不僅是處在正常的自然空氣環境中,而且采用的也不像是高溫超導軌道,那么他是怎么實現如此高的推進速度的呢?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所謂的電磁推進技術應該是采用了電磁彈射相關的技術。電磁彈射是采用電磁作用原理產生的電磁推力使物體加速,因電磁驅動力與電流平方成正比,所以只要保證足夠的電流輸入,便能在發射裝置內產生足夠大的推力,使物體達到更高的速度,這一技術實現的核心動力裝置就是直線電機,也即前文所提到的高速大推力直線電機。
圖為電磁彈射器
電磁彈射實現的具體過程是,電磁彈射的導軌中鋪滿了一個個通電的線圈,它們在軌道中形成一個一個磁場。而電磁彈射要推動的物體,它就是一塊磁鐵。在磁場里,因為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原理,推動滑塊向前進。這些導軌中的線圈是依次通電,當磁鐵通過第一個線圈的時候,第一個線圈通電產生磁場,吸引磁鐵向前運動。
可是當該磁鐵通過第一個線圈的時候,異性相吸引,就會被該磁場給拉回來。那怎么辦呢?有兩個辦法,第一就是轉換第一個線圈的電流方向,從而改變磁場方向,本來是相吸引,現在變成相斥,就可以持續的推進加速了。還有另外一種方法,當滑塊經過第一個線圈后,第一個線圈停止充電,磁場消失,下一個線圈通電,在新的位置產生磁場,推動滑塊向前運動。一般來說電磁彈射器使用的就是第二種方法,這也就會用到前文所提及的百兆瓦級寬頻變頻供電技術了。
電磁彈射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出現了,但是真正的發展到很高的水平還得到我國第三艘航母003型福建艦,可以說此次的電磁橇項目是軍用轉民用的一個很好的范例,也將為未來我國磁懸浮列車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