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幾大芯片行業巨頭三季報相繼出爐,芯片市場明顯感受到陣陣寒意。
據CINNO Rescarch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智能機的銷量約為1.34億部,同比下降16.9%;IDC數據顯示,2022年二季度,全球主要計算機品牌出貨量同比也下降了約15.3%。
全球芯片巨頭業績普遍下滑
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SK海力士當季銷售額為10.98萬億韓元,同比減少6.9%,營業利潤為1.66萬億韓元,同比降幅高達60.3%。SK海力士社長盧鐘元表示:“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加上地緣政治因素,這是史無前例的嚴重情況,企業經營目前非常艱難。”
三星電子也未能幸免,三季度銷售額為76.78萬億韓元,同比增長3.79%,但凈利潤僅9.39萬億韓元,同比下滑高達23.62%。其中,一直給三星電子帶來豐厚利潤的半導體事業部三季度營業利潤僅5.12萬億韓元,較上一季度的9.98萬億韓元下滑了48.7%。
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表示:公司將開始有針對性的裁員,并進行其他調整,包括減少工廠工作時間,以應對經濟低迷。
近期,英特爾拋出了包括裁員和減產在內的降低成本計劃,并預計明年削減30億美元成本,未來三年降本至多100億美元。此外,AMD、三星近日都發布了差于預期的業績預告或財報,與此同時AMD、英偉達等芯片巨頭都不約而同下調了業績預期,對芯片市場出現較大范圍降溫的擔憂。
市場分析機構未來視野的分析師馬爾科姆·佩恩則預測,來年芯片市場需求將下滑22%。
能源賽道火爆,車用半導體業績表現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芯片需求下降的“寒潮”并非籠罩全行業,像新能源汽車、光伏以及高端工業制造帶動相關品類需求維持增長,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推動了多家國產半導體廠商的業績增速。
前三季度,聚辰股份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58億元,同比增長212.82%;營業收入7.18億元,同比增長82.89%。扣非凈利潤方面,前三季度共計實現2.95億元,同比增長417.26%,均創下同期歷史新高。
另一邊,復旦微電股價年漲幅近90%,位居全A股前列,今年前三季度,復旦微電實現營業收入27.04億元,同比增長47.63%。
作為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芯片生產商,恩智浦最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動作頻頻。今年10月中旬的媒體溝通會上,恩智浦中國宣布與長城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中汽創智進一步深度合作。
近日,恩智浦半導體首席執行官Kurt Sievers在公布Q3季度財報后指出市場需求分成消費產品所需芯片及車用芯片兩種,來自游戲機和個人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正在減少,但汽車和工業用芯片的需求仍具“韌性”。
據中國市場、工信部數據顯示,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從2012年底的2萬輛,大幅攀升到今年5月底的1100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量、年產銷量、保有量已經連續七年居世界首位。
隨著智能汽車的發展,汽車芯片需求量上升。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去年汽車半導體市場的價值為450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740億美元。
寫在最后
面對市場需求和芯片價格“雙低迷”局面,不少芯片生產商開始削減投資和產能。當然,也有芯片生產商做法則更為積極,選擇開拓存儲芯片之外的其他市場。三星電子最近在公開場合表達了拓展汽車芯片業務的意愿,這不失為一項大膽的選擇。
另外產業觀察家洪仕斌也談到:從長期來看,加碼研發、打造技術護城河仍是制勝未來的法寶,低端產品固然能在波動中為營收提供一定保障,但對于毛利率以及未來轉型或是負擔,畢竟從長遠來看,芯片仍是現代工業支柱之一,前景極為廣闊,有雄心的企業要考慮笑到最后。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