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報道指日本八家企業聯合成立了芯片企業Rapidus,希望重振日本芯片的輝煌,這意味著美國推動的芯片四方聯盟徹底破裂,日本并不甘于被美國操控,畢竟它已看到中國成功發展起了自己的芯片產業。
據悉日本的八家企業包括軟銀、愷俠、豐田、索尼以及日本電信電話等共同投資成立了芯片企業Rapidus,日本方面還將給予700億日元補貼,顯示出日本重振芯片產業的決心。
事實上日本有很深的芯片技術積累,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日本曾占有全球芯片市場近五成的市場份額,當時日本有人士說美國沒有日本的芯片將有許多產品都做不出,甚至對美國的武器也有影響。
或許正是日本的大言不慚,因此美國迅速壓制日本芯片產業,扶持韓國、中國臺灣等地的芯片產業,韓國如今占有優勢的存儲芯片產業其實在1990年代初卻是由日本主導,至于芯片代工則是在1990年代末臺積電崛起后才轉移至中國臺灣,而日本的芯片產業迅速衰退,至今日本僅占全球芯片市場一成左右份額。
如今的日本剩下的芯片產業已經有限,其中知名的鎧俠也只是在NAND flash存儲芯片市場占有第二名,而在DRAM存儲芯片市場由于爾必達的倒下而幾乎顆粒無存,為了促進芯片產業的發展還不得不祈求臺積電在日本設廠引入10nm工藝,可見日本芯片產業的不堪。
不過中國芯片產業的崛起讓日本看到了希望,中國大陸如今最先進的工藝也只是14nm,并且中國大陸還無法獲得ASML的先進光刻機,而中國卻通過收購日本的二手光刻機,在短短數年時間就將芯片產能擴張到全球第三。
在芯片設計方面,這幾年中國已陸續打破了存儲芯片、模擬芯片、射頻芯片的空白,甚至爾必達原社長坂本幸雄也來到中國大陸,希望繼續他的存儲芯片夢想,在中國的努力下如今中國已實現日產10億顆芯片,大幅提升了中國制造業的芯片自給率。
相比起中國,日本的芯片產業仍然有較強的基礎,日本的兩家光刻機企業尼康、佳能仍然占有全球光刻機市場近四成份額,日本企業幾乎壟斷光刻膠市場,日本還研發出了無需光刻機的NIL工藝并且突破到了10nm,這都顯示出日本的芯片產業基礎更扎實。
正是由于看到中國芯片產業發展的成功,日本看到了重振芯片產業的希望,如今終于下定決心重新發展芯片產業,而且這還將有助于支持豐田、松下、索尼等日本企業的發展,畢竟隨著美國對芯片產業施加的影響,日本制造業也擔憂芯片的供應問題,只有自主芯片產業才能確保日本制造業的安全。
美國牽頭成立的芯片四方聯盟雖然將日本拉入其中,但是1990年代美國對日本芯片產業的做法讓日本記憶猶新,當然明白依托于美國不會有好果子吃,如今日本選擇自力發展芯片產業,無疑代表著它與美國牽頭的芯片四方聯盟決裂。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