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何璽 排版 | 葉媛
12月24日,蔚來汽車一年一度的NIO DAY“狂歡日”活動在合肥舉行。在活動現場,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宣布推出三款新品,并豪言蔚來“明年要超越雷克薩斯”。
01
李斌:2023年蔚來銷量將超2022年雷克薩斯燃油車銷量
新產品的推出,向來是廠商大型活動最吸引人的環節。這次蔚來并沒有令粉絲們失望,一氣宣布推出了兩款全新旗艦車型,以及第三代換電站。其中一款是起售價48.8萬元的轎跑車型EC7,另一款是起售價52.8萬元的SUV車型ES8。蔚來EC7定位中大型5座轎跑SUV,車身尺寸為4968/1974/1714mm,軸距為2960mm,采用溜背造型搭配主動升降尾翼,風阻系數為0.23。該車一大亮點是具備面積達1.94㎡的智能調光全景天幕;蔚來ES8定位中大型6座旗艦SUV,長寬高分別為5099/1989/1750mm,軸距為3070mm,采用"Design for AD"設計理念,風阻系數為0.25。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款新車均是在蔚來最新的第二代技術平臺上打造的。此前,蔚來方面曾表示將在2023年,基于第二代技術平臺集中發布5款新車,而這次兩款旗艦級產品的推出,顯示蔚來已經將新車發布的步伐提前了。與新車型一起推出的,還有第三代換電站。該平臺與上代換電站相比,換電時間縮短20%,單站日服務能力提升30%。而且由于電池倉位增加到21個,日服務次數提升30%。在新車型、新換電站集體亮相的同時,李斌還在現場意展望未來并放出豪言:“2023年,蔚來全年銷量距離寶馬、奔馳的燃油車銷量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但可以超過2022年雷克薩斯的燃油車銷量。”。
李斌這番話,立刻就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蔚來的忠實“擁躉”們固然對其追趕雷克薩斯的遠大目標歡欣鼓舞,但許多網民和業內人士卻對此有些“不一樣”,認為蔚來沒有把追趕的目標瞄準當下風頭正猛的比亞迪、以及其他造車新勢力們,也避開了BBA一線品牌的豪華車型,而是選擇了一個傳統燃油豪華車型中的二線品牌作為靶子,顯得很有些“撿軟柿子捏”的味道。
要知道早在蔚來創立的初期,李斌及他的同事們就信誓旦旦把追趕的目標定在了“對標一線豪華品牌BBA”。尤其是在蔚來ES7這款基于NT2.0技術平臺打造的“大五座SUV”面世時,蔚來不止一位高管就多次在公開場合放言,ES7對標的就是國產寶馬X5L。及至一年前蔚來ET5上市時,李斌又再度表示“ET5要對標特斯拉Model 3、以及寶馬3系,盡顯“打的就是精銳”的狼性風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殘酷的市場現實讓行業以及消費者都看得越來越清楚,蔚來的產品力與BBA頂級品牌相比,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其目前能夠直接“對標”的目標,也的確只能是豪華品牌中的二線車型,日系的雷克薩斯。年復一年,蔚來把趕超的目標從BBA一線,一路“降級”至二線豪華品牌中的二流。在這種現狀之下,李斌的豪言被部分輿論評論為“撿軟柿子捏”,倒也無可辯駁。
02
蔚來銷量欲趕超雷克薩斯背后
仔細觀察當前汽車市場現狀不難得出結論:李斌把矛頭瞄準雷克薩斯的決策,是精算過的結果。他提出這種論調的目的,首先就是要為蔚來提升品牌定位做輿論鋪墊,蔚來現在的確需要通過向傳統豪華對標的舉措,幫助提升品牌定位,從而為車型利潤空間的提升創造條件。作為“蔚小理”新勢力陣營中產銷量處于領先地位的蔚來汽車,近年來雖然運營規模在持續擴大,但在盈利能力方面卻一直乏善可陳。據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蔚來營收同比增長32.6%,創單季新高,但虧損額卻達到41.108億元,較2021年第三季度增長514.2%,較2022年第二季度增長54.3%。
造成這種“越賣越虧”現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蔚來車型的毛利率一直達不到理想水平。數據現實,2022年前三季,蔚來整車銷售毛利率僅為16.4%。這個毛利率水平目前無法配平企業在技術研發和營銷上的投入,直接造成整體盈利能力的欠缺。更讓李斌憂慮的是,從2021年第三季度到2022年第二、第三季度,這一數據是從18.0%變化到16.7%,繼而變為16.4%,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要扭轉利率下滑、并進而實現李斌在財報電話會議承諾的“2023年Q4實現盈虧平衡”,蔚來就必須將營銷重點向毛利率水平更高的旗艦級車型傾斜。從這個角度來看,李斌通過“豪言”將自身與傳統豪華品牌雷克薩斯直接掛鉤,就是一種營銷手段,目的在于幫助新產品將定價和毛利率提升到傳統豪車品牌水平上去。
從主觀上來講,蔚來有趕超雷克薩斯的強烈渴求,而從客觀情況上來看,蔚來也的確具備趕超的條件。畢竟,在當前日系廠商產銷量普遍出現大滑坡的環境下,雷克薩斯也同樣面臨衰退,這就給銳氣十足、正處于上升勢頭中的蔚來,帶來了難得的趕超機遇。眾所周知,隨著全球汽車市場向新能源的迅速轉換,傳統上依靠燃油技術路徑一度實現市場統治地位的日系廠商,由于在新能源領域的落后,品牌力、渠道營銷力全面受挫。在此影響下,日本八大車企在2022上半年,產量已經同比去年下滑了6%。其中,傳統巨頭品牌日產與本田產量分別下降了14.4%與10.2%,銷量則下降了23.9%及19.5%,另一廠商馬自達的產量更是下降了18.3%。
大勢之下,曾經在中國市場“風生水起”的日系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同樣前景不妙。在新能源廠商產品力不斷提升的壓力下,雷克薩斯在消費者心目中日益暴露出“精裝豐田、價格偏高”的軟肋,市場份額不斷被分食,產品保值力不斷下滑,即便祭出“降價術”也難以挽回頹勢。據媒體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份雷克薩斯累計銷量為16.86萬輛,同比下滑16.45%,終結了17年來在華銷量連續增長的局面,未來市場前景被行業普遍看淡。反觀“新勢力”蔚來汽車,今年1到11月份交付總量為10.66萬輛,同比增長率達到 31.8%。預計蔚來全年銷量可接近12萬輛。而雷克薩斯全年銷量卻只能停步在20萬輛左右。到2023年,蔚來在旗艦新車EC7和ES8的驅動下,交付量增長率只會比目前更高,總量有可能進一步上升至18萬輛左右,而雷克薩斯在今年的下滑趨勢延續之下,交付量卻極有可能下滑至18萬輛以下。顯然,在數據表的“黃金交叉”線條之下,蔚來趕超雷克薩斯的可能性并非虛言。
03
趕超雷克薩斯并不代表蔚來的路會更好走
然而需要提醒的是,趕超雷克薩斯并不意味著蔚來接下來的路會更好走,正好相反,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迎來空前白熱化的激烈競爭,蔚來面臨的壓力只會更大。首先從市場總量上來看,以中汽協為首的主要機構,都對2023年市場增長空間提出了不太樂觀的預測。這些機構普遍認為,明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會在900萬輛左右,雖然增長率達到35%,但與2022年整體預計約75.3%的增長率相比幾乎“腰斬”,增速明顯下降。
尤其令廠商們壓力驟增的是,隨著新能源市場教育已經基本到位,用戶心智也對新能源車型更加接受,大批傳統、新勢力廠商們都在加碼投入,爭相以更好的車型和性價比奪取份額。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國內將有超過100款新能源汽車上市,與2022年的70款新車上市量相比,增幅高達43%。雪上加霜的是,到今年底明年初,國家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即將終結,這就讓像蔚來這樣,主力銷售產品均為純電車型的廠商更加有緊迫感,必須拿出更好的產品和營銷策略,才能順利實現品牌升級、站穩腳跟。所以說,即便明年實現了對雷克薩斯的趕超,對于蔚來而言也僅是一個新的開始,更復雜的競爭格局還在后面,不要奢望坦途!
除了競爭激烈的外部環境,蔚來內部同樣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蔚來近期就不斷陷入所謂“用戶數據泄露”問題。據報道,近日網上有人明碼標價,公開兜售有關蔚來員工和車主的大量數據,價格也很低廉。譬如2.28萬條員工數據只賣0.15比特幣,39.9萬條車主ID信息售價0.25比特幣,數據全部打包只需要1比特幣。這些數據涉及蔚來的經營及客戶隱私,包括蔚來員工數據、企業代表聯系人等企業機密,還有車主身份證、用戶地址,甚至車主貸款數據等客戶私密信息。
而蔚來于12月20日發表的“關于數據安全事件的聲明”,也被行業和輿論認為是是間接承認了“數據泄露”問題的確存在。這就在市場上和廣大消費者群體中間,造成了對蔚來產品用戶信任問題的疑慮。盡管蔚來官方稱這次泄露的數據不涉及車輛使用產生的數據,也不會影響車輛的駕乘或遠程控制。但蔚來用戶仍非常擔心,有不少用戶留言稱:“希望蔚來能認真對待此事,信息安全方面有漏洞,肯定是嚴重問題。”這種疑慮,對于一個希望“與BBA豪華品牌對標”的廠商而言,影響是相當大的。此類問題如果一再發生而得不到妥善解決,勢必對品牌力、營銷力的上升造成重大阻礙。對此,蔚來不能就事論事,而是需要著眼長遠,向其心目中對標的BBA品牌們看齊,以更高標準做好用戶服務,方能行穩致遠。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