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榜單僅代表獨角獸是西方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生物,以稀有高貴聞名,引申到資本市場后特指一些發展速度快、投資者競相追求的創業企業。這些企業估值要超過10億美元,具備行業朝陽、增長速度快的特征。他們往往擁有獨有的核心技術,有多輪投資經歷,在某一個行業細分領域有無可比擬的行業優勢,未來有可能成為該領域的龍頭。
據芯聞路1號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國內已涌現50家實力超強的半導體獨角獸,現將該50家企業的信息整理成表,如若內容有誤,歡迎留言。
| 從細分領域來看
芯片設計公司共27家,半導體材料公司有7家,半導體制造公司有6家,IDM公司有6家,封測2家,設備1家,IP公司1家。
在芯片設計領域中,GPU企業占8家,車規MCU企業占5家,車規級AI企業有3家。
聚焦產業上游的材料及設備領域,2023年半導體產業有望向上游發展,在國際局勢不太穩定的情況下,國內會有更多的企業選擇向國產廠商進行采購,相關半導體材料及設備企業有望進一步發展。
| 從地區來看
許多獨角獸企業聚集在“北、滬、杭、深”,主要是因為這些城市經濟技術發展程度高,政府支持力度大,高新區政策鼓勵創新,人才流入并聚集,城市的創新環境與氛圍濃郁。
2022年半導體獨角獸企業中,上海占了14家,廣東省有10家,北京9家,浙江省7家,江蘇5家,安徽4家,山東1家。
上海:GPU設計企業密集區
篩選總部位于上海的獨角獸企業,14家企業估值共計2250億元。從表格中,可以直觀地看到,人才密集,技術密集的上海,半導體產業以IC設計為主,幾乎所有的獨角獸都是IC設計企業,GPU設計企業更是密集。
廣東:涵蓋產業鏈上中下游
廣東省因有深圳、廣州和珠海這三個半導體產業重要陣地,以一省之力占了全國五分之一的份額。涵蓋產業鏈的上中下游,10家公司估值總額為1319億元,獨角獸布局由IC設計為主,制造為輔,其中讓人驚喜的是,有一家新晉IP企業。
北京:材料公司+產線
北京的科技實力雄厚,2022年北京共有9家獨角獸公司,總市值為1630億元,平均市值為181.1億元,比其他地區高。
北京致力于構建集設計、制造、裝備和材料于一體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高地,逐漸形成海淀、亦莊、順義三大集成電路產業空間布局。北京的獨角獸涵蓋了IC設計、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及IDM企業,在發展多層次應用芯片設計的同時,兼顧半導體材料和半導體制造生產線的發展。
浙江:產線及材料發展成果顯著
浙江2022年共有7家獨角獸公司,總市值為1283億元,平均市值為183.3億元,主要是有中芯集成和中欣晶圓拉高整體平均市值。
浙江省內已逐步形成以杭州、寧波為引領,嘉興、紹興和麗水等地協同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雙重作用下,浙江從集成電路的設計延伸到制造與封裝測試等產業鏈的下游,從表格里很清楚地可看到,浙江發展半導體產線及半導體材料成果顯著。
| 結 語
2022年是半導體行業關鍵的一年,一年里,行業經歷了從芯片荒到產業下行,多款芯片價格回歸平靜,多家企業難承高壓而關停。這一年間,半導體行情和局勢變幻莫測,霧里看花,但在迷霧中國產替代的大方向卻是越來越清晰。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