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好哇!在每個人都恨不得立馬送走不再見的2022年,全球航天雖然受到了疫情影響,總的來說仍是熱熱鬧鬧。全年入軌發射186次,其中美國87次,中國64次。
2023年的全球航天發射中,有哪些任務特別值得關注?從航天網站“航天發射計劃”(Space Launch Schedule)發布的2023年國外航天任務中,宙姐選取了以火箭首飛或重要載荷為標志的部分任務并補充了背景信息,呈現給您。系列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星座部署和國際空間站載人飛行等常態化任務,就不在這里盡數列出了。當然,來自該網站的信息未必是最新、最準確的,而且這些任務都只是“計劃”——在航天發射領域,計劃趕不上變化為常態。
2023.01.03
“運輸者6號”SSO拼單發射
火箭:美國SpaceX獵鷹9
地點:美國佛州,卡角太空軍基地
這很可能是2023年全球首次航天發射。
2023.01.09
小型火箭新選手首飛
火箭:美國ABL公司RS-1
地點:美國阿拉斯加,太平洋航天港
ABL公司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用計算機數控精密加工和3D打印技術制造火箭。RS-1為兩級火箭,LEO運力1350公斤。
2023.01.25
日本偵察衛星發射
火箭:日本H-2A
地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
雷達七號(IGS Radar-7)是三菱重工制造的系列偵察衛星之一。日本2022年全年只進行了一次入軌發射,還失敗了。且看今年。
2023.1月
星鏈開啟新年度部署
火箭:美國SpaceX獵鷹9號
地點:美國佛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
星鏈Group2-4批次衛星發射。到2022年,該星座已發射3666顆衛星,其中3284顆仍在軌工作。
2023.1月
3D打印小火箭首飛
火箭:美國相對論公司Terran1
地點:美國佛州卡角
Terran 1是一款兩級火箭,LEO運力1250公斤,據2020年數據每次任務價格為1200萬美元。該火箭的大部分結構和部件都用3D打印制造。
2023.1月
電子號新年第一飛
火箭:美國火箭實驗室公司電子號
地點:美國弗吉尼亞州沃洛普斯島
作為全球小運載的佼佼者,電子號是部分可回收的兩級小火箭,LEO運力225-300公斤,2017年首飛以來共發射32次,其中29次成功。
2023.1月
OneWeb 1B 衛星部署
火箭:印度GSLV Mark III
地點:印度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
SpaceX競爭對手、總部位于英國的OneWeb 正在建設由648顆衛星組成的星座,目前已發射502顆。星座部署因俄烏沖突一度暫停后,OneWeb開始與SpaceX和印度航天局合作。2022年10月,印度使用其最強火箭首次為OneWeb發射衛星。
2023.1月
星艦首次入軌試飛
火箭:美國SpaceX星艦
地點:美國德州,星艦基地
航天界等待已久的首飛。如果成功,史上第一種可完全重復使用的運載火箭誕生了——而且是重型火箭。不過,1月份大概率首飛不了。
2023.2月
日本最大火箭首飛
火箭:日本H-3
地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
這次發射的是日本對地遙感衛星Alos-3,所使用的H3火箭由三菱重工與JAXA共同開發,為日本迄今最大火箭。作為日本現役主力火箭H2的升級版,H3不僅在運載能力上大幅提升,還承載了日本降低發射成本、面向全球市場提供服務的商業航天理想。
2023.2月
美國大型火箭首飛
火箭:美國ULA火神半人馬座(Vulcan Centaur)
地點:美國佛州卡角
從2015年正式公布至今,火神火箭的開發已經快8年了。美國ULA的這一新火箭LEO運力達27噸,首飛將發射美國商業公司的月球著陸器和兩顆衛星。
2023.3月
俄羅斯聯盟MS-23飛船發射
火箭:俄羅斯聯盟2.1a火箭
地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
這是俄羅斯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人員的常規發射。不過,因目前停靠在國際空間站上的聯盟MS-22飛船發生冷卻液泄漏事故,目前還不清楚能否將三名宇航員安全送回地球。如果需要,聯盟MS-23將提前至2月以無人狀態發射,上天接人。
2023.3月
印度新型固體火箭再飛
火箭:印度SSLV
地點:印度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
本次任務將為美國Blacksky公司發射4顆遙感衛星。SSLV是印度面向商業市場50到500公斤微小衛星而設計的一款固體火箭,LEO運力500公斤。2022年8月,該型火箭首飛失利。
2023.4月
印度載人航天無人首飛
火箭:印度GSLV Mark III
地點:印度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
印度的“神舟一號”時刻。名為“宇宙飛船1號”(Gaganyaan1)的飛船將進行無人試飛。這次任務從2020年12月推遲至今,不知是否會繼續推遲。
2023.4月
歐空局木星任務JUICE發射
火箭:歐空局阿麗亞娜5
地點:法屬圭亞那庫魯發射場
人類上一個木星任務是朱諾號(Juno),2016年到達木星軌道。歐空局的“木星冰衛星探測器”(JUICE)如果按計劃發射,將于2029年10月抵達。探測器將攜帶10臺科學儀器,在木星及衛星上尋找可能存在生命的痕跡。
2023.4月
波音新飛船首次載人試飛
火箭:美國ULA宇宙神5
地點:美國佛州卡角
龍飛船和星際快車(Starliner)都是NASA用來交替執行國際空間站人員往返任務的工具。SpaceX的龍飛船早已上崗,波音的星際快車還在等待首次載人試飛。
2023.4月
北極星計劃首飛
火箭:美國SpaceX獵鷹9
地點:美國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
曾資助首個全非職業航天員乘組飛行“激勵4”任務的美國企業家再次發起北極星計劃,不僅給了更多普通人太空飛行的機會,還要在飛行中驗證新技術、開展科學研究。本次任務是該計劃三次任務中的第一次,代號“北極星黎明”(Polaris Dawn),龍飛船將繞地球飛行5天,不對接國際空間站。北極星計劃的第三次任務將使用星艦。
2023.4月
織女星C或復飛
火箭:歐空局織女星C
地點:法屬圭亞那庫魯發射場
織女星C(Vega C)是歐洲新的中型火箭,2022年成功首飛,但12月21日的第二次任務失敗。本次哨兵1C雷達衛星(Sentinel-1C)的發射合同是在2022年4月份簽訂的,織女星C經歷失利后是否還能按計劃執行尚未知。
2023.6月
印度再戰月球軟著陸
火箭:印度GSLV Mk III
地點:印度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
繼月船二號軟著陸月球失敗后,印度將發射月船三號(Chandrayaan-3)。三號與二號結構類似,但只有著陸器和巡視器而沒有軌道器。
2023.7月
俄羅斯近半世紀首探月
火箭:俄羅斯聯盟號2.1b/Fregat-M
地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
俄羅斯將發射“月球-25”探測器(Luna 25 ),瞄準月球南極附近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隕石坑著陸。俄羅斯/蘇聯的上一次探月活動是在1976 年,“月球-24”號探測器成功收集月壤并運回地球。
2023.10月
金屬小行星探測器發射
火箭:美國SpaceX獵鷹重型
地點:美國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
靈神星(Psyche)是一顆全金屬的巨型小行星。與它同名的探測器將對這顆小行星進行探測,以探索太陽系行星核的起源。2022年獵鷹重型只執行了一次任務。從現有計劃看,2023年它將多次飛行。
2023.11月
英國新運載火箭首飛
火箭:英國天空曙光公司“云雀XL”
地點:英國薩克薩沃德航天港
“云雀XL”是天空曙光公司的第一型入軌火箭。2022年10月,該公司的亞軌道火箭“云雀L”首飛失敗,對后續任務的影響尚未知。
2023.12月
美國新格倫大火箭首飛
火箭:美國藍色起源公司新格倫
地點:美國佛州卡角
從2011年開始研發BE-4發動機至今,新格倫火箭(New Glenn)項目已經進行了12年。如果首飛成功,這款LEO運力45噸的大型火箭可望與SpaceX獵鷹系列競爭。
2023.12月
英國小型火箭首飛
火箭:英國Orbex公司Prime
地點:蘇格蘭薩瑟蘭航天港
LEO運力150公斤的Prime小火箭是英國航天局近年振興國家航天產業的重點支持項目之一,可望在微納衛星發射市場發力。
2023.12月
歐洲阿麗亞娜6首飛
火箭:歐空局阿麗亞娜6
地點:法屬圭亞那庫魯發射場
首飛多次推遲的阿麗亞娜6包括62、64兩個型號,LEO運力為10噸至21噸。作為歐洲主力火箭阿麗亞娜5的升級版,阿麗亞娜6的服役意味著世界上最優秀的火箭之一完成更新換代。
2023.12月
歐洲暗物質研究望遠鏡發射
火箭:美國SpaceX獵鷹9
地點:美國佛州卡角
以古希臘數字家歐幾里得(Euclid)命名的空間望遠鏡,是歐空局用于研究暗能量暗物質的航天器。此前,這一任務計劃由俄羅斯聯盟號火箭發射,俄烏沖突爆發后改用獵鷹9號。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