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子)、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電子數據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據產業集團)、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鄭東新區管理局承辦,河南數據集團有限公司、鄭州數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電(鄭州)數據產業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數據要素×”生態大會數據要素助力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鄭州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胡軍、中國電子科技發展部主任張尼出席論壇并致辭。
作為中國“數據要素×” 生態大會高質量發展論壇系列活動之一,論壇以“數據驅動、智創未來”為主題,聚焦數據要素在推動人工智能科技研究與創新應用中的重要作用,涵蓋智慧城市、科技創新、智能制造、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等多個重點領域,展示了數據要素對人工智能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本次論壇吸引了眾多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和學者的積極參與,引起業界的熱烈反響。
胡軍表示,攻堅發力數字化轉型,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和數據要素市場化的有機結合要錨定“三個關鍵”:一是高位謀劃頂層設計是關鍵統籌;二是基礎設施底座是關鍵支撐;三是新場景協同新業態發展是關鍵創新。
張尼指出,中國電子將著力發揮產業技術優勢,持續深化與鄭州在數據安全、數據要素、數字政府等領域的合作,扎實推進相關項目落地落實,為鄭州加快培育形成強有力的數字產業發展增長極貢獻力量。
主旨演講和嘉賓分享環節,來自政府、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專家們分別對數據要素與人工智能結合提出深刻見解,并探討了各領域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穆榮平作題為《技術創新與數據共享引領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介紹了全球主要國家的數字化轉型進程,深入剖析我國當前政策環境。他指出,當前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創新全球化、制造智能化、服務數字化等一系列愿景引領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主導高技術產業發展,驅動人工智能發展,數據共享正加速人工智能迭代創新發展。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合肥工業大學“大數據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吳信東發表了題為《數據要素助力知識圖譜構建》的主旨演講。他介紹了從專家系統到HACE Theorem(海勢原理)、BigKE(大知識等)再到HAO Intelligence (HAO智能)的研究路徑,分享了從數據要素到知識圖譜系統的“四梁八柱”構架和大數據知識工程的總體技術路線,分享了人機交互和雙向雙輪驅動、開放環境下的持續學習、大規模知識圖譜構建、多維信息感知、交互與融合等關鍵技術。他以華譜系統為例,指出通過構建家譜知識圖譜的數據中臺,能夠解決數據孤島、煙囪式開發等問題。
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北京賽智時代信息技術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剛從產業發展角度出發,發表了題為《我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發展策略》的主旨演講。他指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要“學思結合,知行合一”、通用人工智能的高質量數據供給要通過市場化方式來進行配置、通用人工智能生態體系建設要支持自主可控。數據是面向AGI的可無限供給的原料,要訓練優質數據集,讓大模型獲得知識和智能。
中電數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認知中心總經理唐超分享《基于數據元件的大模型語料庫》。他指出,2023年,大模型驅動的生成式AI技術全面爆發,大模型對高質量中文數據集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國電子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利用數據元件破解大模型在訓練和微調過程中的數據安全和高效流通間的矛盾,為大模型供給高質量的數據資源。他表示,大模型語料庫應以“高效組織、優化支撐、加強安全”為首要建設目標,形成一套行業共享的語料庫組織標準,并圍繞《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中提出的智慧城市、科技創新、金融服務、交通運輸等重點場景,分享了ChatDG政務大模型落地實踐經驗及項目案例,呼吁數據生態伙伴共同參與、共同推進數據要素在大模型創新應用場景中的“乘數效應”。
會上舉行了倡議儀式,號召業界共同推進數據要素賦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發揮數據要素在人工智能發展中的驅動作用,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實現數據要素價值釋放。
圓桌論壇環節,專家們就大模型時代高質量數據稀缺問題、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人工智能與產業應用數據閉環如何打通等熱點問題展開熱烈討論,聚焦智能稅控、藥物研發、空天大數據等具體應用場景發表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