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12時03分,中國首顆以人工智能(AI)載荷為核心、具備智能操作系統的智能應急衛星“地衛智能應急一號”(又名WonderJourney-1A,簡稱WJ-1A),在酒泉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并進入預定軌道。這標志著浙江本地企業地衛二空間技術(杭州)有限公司的Wonder Journey 望江山星座的第一個衛星智能體發射完畢, 即將正式投入運營。
這是實現從智能衛星到太空智能體躍遷的第一步。與其他衛星相比,地衛智能應急一號攜帶峰值80TOPS (即每秒鐘萬億次運算)星載算力,而星上超高算力的實現得益于地衛二自主研發的星載智能載荷處理單元“弦”(“String” Edge AI Platform)。并且,這個算力還將隨著智能載荷處理單元“弦”的更新迭代不斷攀升,在今年年底,地衛二星上算力有望超每秒萬億次運算。
通過部署全新計算架構和自動駕駛級的太空算力,驅動高分辨率面陣相機、近紅外相機等載荷,運算超過百種算法,實現星上的實時觀測、實時處理和太空智能。具體來說,可實現圖像智能識別、智能分割、智能壓縮、無效數據清洗等星上AI能力,有效提高遙感衛星的運行效率。
星載智能載荷處理單元“弦”采用了開放系統架構,推動“太空共同富裕”新業態。多家單位和企業聯合地衛二,紛紛入駐地衛智能應急一號衛星,共同打造了基于智能載荷處理單元“弦”的“望江山太空程序1.0”應用矩陣,這也標志著地衛二第一代“星上太空城”的誕生。
共建空間信息走廊,暢想太空絲綢之路。“弦”智能載荷處理單元搭載了斑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AliOS操作系統,驗證智能操作系統管理衛星,以及未來智能汽車與智能衛星的連接和計算能力,系國內首個將汽車底層操作系統運用到商業航天上的案例。小冰公司也與地衛二聯手,實現了交互式太空數字人智能模型布局太空的第一步。浙江大學望江山智能聯合實驗室、東海實驗室、阿曼蘇丹卡布斯大學、沙特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等單位也為星載智能應用的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商業衛星發射按重量以克計價的時代,軟件的應用有效降低了衛星的物理載荷。通過軟件上注的方式,這個智能平臺讓多種智能應用程序得以在航天器上運行和驗證,賦能包括森林減災、水質監測、土壤墑情、非農非糧、森林火點、病蟲害監測、城市兩違等多種場景,作為一種長時序、高精度的監測手段有獨特的優勢。
“地衛智能應急一號”衛星入軌后將首次在軌開展星載智能載荷處理單元“弦”驗證試驗,評估多方算法及模型的在軌應用效能,并持續開展“天空地腦一體化”架構驗證。
在軌期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蘇州天巡空間技術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學等多家聯合研制單位共同在應急減災、水利、農業、林業、海洋等領域進行推廣應用。
中國商業航天如今仍處于相對早期的階段,需要整個行業通力合作。地衛二作為一家多模態的商業衛星公司,期待著與行業各方共同努力,志在為整個行業賦能,推動衛星的智能化轉型,實現航天產業的持續繁榮與創新發展,推動航天產業的智能化轉型與進化。
理論上,這是目前唯一一顆跑得動大模型的新“星”。通過部署類似GPT的基礎模型(Foundation Model),利用智能體模型代理(Agent Model),構建了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準判斷、持續進化、開放兼容的智能系統,實現“模型管理模型,模型生產數據,模型產生效益”。作為連續兩屆拿下CVPR(IEEE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挑戰賽獎項的科技公司,地衛二無疑承載著應用大模型太空GPT的使命。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下一個精度更高的太空智能體也已進入籌備階段,地衛二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揭開這星算時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