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成就展目前正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進行中,主要展品包括空間站天和核心艙 1∶1 模型、空間站組合體 1:4 模型,長征二號 F、長征七號、長征五號 B、長征十號運載火箭等模型,還有艙外航天服、神舟十四號返回艙、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設備等實物,以及新一代載人飛船及月面著陸器等未來載人登月主要飛行器產品模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中國載人登月將加速穩步推進,逐夢月球 2030 年前完成載人登月目標。
我們一直在為登陸月球的目標做技術準備,一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年“龍門陣”,所以這個技術方案非常重要,所以我們進行這個關鍵技術攻關,涉及到超大型運載火箭等。
他透露:我們目前正在為載人登月任務研發的這型超大型運載火箭單發就相當于國內目前最大的運載火箭的三倍的運載能力;我們將通過兩次發射來完成一次完整的登月任務,包括登月飛船。
他還提到,我們目前正在神舟載人飛船的基礎上來研發新一代登月飛船,而新型飛船具備可以完成將航天員送入環月軌道的能力,后續也將用于服務于我們中國空間站的天地往返運輸任務。
據介紹,新型飛船不但可以實現技術的更新換代,它還將實現返回艙的重復利用,也是我們飛船中價值最高的一個場段的重復利用。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研發(登月)著陸器,它將具備從月球軌道上降,以及從月球起飛回到環月軌道的能力,它將在完成任務后與飛船實現對接,然后乘飛船返回地球,而這其中就涉及到各方面的新技術,而我們已經完成了這方面的關鍵技術攻關,目前正在進行初樣產品的研制工作,后續還會進行大量試驗。
結合此前報道,我們的目標是在 2030 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務,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推動載人航天技術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發展,深化人類對月球和太陽系起源與演化的認識,為月球科學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