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上海舉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攜手中興通訊、京信網絡、紫光展銳等產業伙伴,共同發布業界首個蜂窩無源物聯網端到端系統原型及蜂窩無源物聯網中繼組網方案,同時基于中國移動5G-A網絡,完成了蜂窩無源物聯網標簽與自研“中移載物”資產管理平臺的業務互通。此次發布標志著無源物聯網邁入了一個更加智能、高效的時代,為物聯網產業提供了全新發展機遇。
蜂窩無源物聯網是反向散射與蜂窩通信的融合創新,既具備射頻識別的超低成本、超低功耗等技術優勢,又具備蜂窩通信的海量連接、廣域覆蓋等網絡優勢,將有力支撐廣域乃至全域場景下的數實融合。在當前產業走向深度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蜂窩無源物聯網將助力全生產要素實現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可視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管理,是新質生產力“數據要素”的發展基座。
近年來,中國移動攜手中興通訊等產業伙伴依托無源物聯網技術聯創中心,持續深耕無源物聯網領域。自2021年起,中國移動率先提出無源物聯網三階段演進路線,明確無源物聯網發展方向,并首發“中移百靈”組網式無源物聯系統,目前已在10余省的20余個客戶現場完成部署與驗證,構筑了無源物聯網的典型應用能力。同時,中國移動聯合產業在3GPP發起建立蜂窩無源物聯網研究項目并擔任第一報告人,持續推進蜂窩無源國際標準制定
此次發布的蜂窩無源物聯網系統包含蜂窩無源物聯網微站設備、中繼設備以及“繁星”蜂窩無源物聯網標簽,形成了端到端整體技術方案。該系統基于中國移動在空口、架構、算法方面的多項創新技術方案,通過低復雜度高性能糾錯編碼、低功耗放大技術,拓展系統通信距離至200米以上;通過創新標簽數量估計、接入資源分配等核心算法,盤存效率較傳統方案提升28%以上;通過優化的頻分復用機制,實現接入效率的成倍提升。同時,該系統支持柔性多節點分層組網,降低系統干擾的同時兼顧部署成本,并進一步擴展被動位置追蹤與環境狀態感知能力,增強了標簽多樣化的應用。
目前,中國移動基于蜂窩無源物聯網系統,正在聯合應用、設備、標簽、芯片等各領域合作伙伴,在智能倉儲、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園區等行業開展技術驗證,覆蓋室內外尋人找物、全流程產線管理、全網設備監測、全域物流流轉等場景,技術性能較傳統技術有顯著提升,有效實現系統覆蓋增強與效率優化。這不僅測試了系統的功能和性能,驗證了蜂窩無源的應用場景,也為國際標準貢獻了堅實了的試驗數據和依據。
未來,中國移動將充分發揮無源物聯網“鏈長”作用,攜手合作伙伴深化蜂窩無源物聯網技術創新,加速蜂窩無源物聯網技術驗證,持續拓展蜂窩無源高價值應用,并凝聚芯片標簽、終端設備、測試儀表、系統集成和行業應用等上下游企業,構建無源物聯網戰略新興產業集群,推動蜂窩無源物聯網產業鏈加速成熟,為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