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1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繼“天關”衛星之后,空間科學先導專項收官之作 ——“微笑衛星”將在 2025 年底前擇機發射,用于研究太陽風與地球磁層的相互作用,探索日冕物質拋射事件等。
未來,瞄準宇宙起源、空間天氣起源,生命起源等“起源類”重大科學問題,我國還將部署研制更多的科學衛星" target="_blank">空間科學衛星。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透露,到本世紀中葉,我們將提出實施和研制大約 50 顆科學衛星,主要的目標聚焦在 5 個方向,包括“極端宇宙”“日地全景”“時空漣漪”“宜居行星”和“太空格物”的這個方向,將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太陽系天體的形成以及生命起源等重大的科學問題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此前報道,“微笑衛星”工程的科學目標是探測太陽風 — 磁層相互作用大尺度結構和基本模式;認知磁層亞暴整體變化過程和周期變化;探索日冕物質拋射事件驅動磁暴的發生和發展。工程總體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和歐洲航天局聯合組成,衛星總體為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衛星將采用歐洲阿麗亞娜空間公司(Arianespace)Vega-C 運載火箭在法屬圭亞那庫魯發射場發射。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