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公安數據開放場景下個人信息匿名化處理法律標準探究
公安數據開放場景下個人信息匿名化處理法律標準探究
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
張寒,張寧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管理學院
摘要: 在公安數據開放的背景下,個人信息匿名化處理逐漸成為平衡公安數據開放與個人信息保護的黃金分割點。通過國際橫向比較分析,揭示了我國現行“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匿名化處理法律標準在操作層面的局限性,并選取我國17省市公安數據開放平臺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為樣本,對數據開放的類、量、質進行系統性評估。研究發現,公安數據匿名化開放尚處于初步階段,存在頂層設計缺乏剛性約束、數據過度保密、格式不規范和處理標準不統一等現象。基于此,我國可以確立操作方法、風險檢驗及效果評估三維協同的匿名化處理法律標準:區分處理直接標識符與準標識符的操作方法標準,引入蓄意侵入者角色的再識別風險檢驗標準,以及去識別化效果評估標準。通過三重維度的協同作用,助推公安匿名數據最終實現“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法律效果。
中圖分類號:D91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58/j.issn.2097-1788.2024.11.016引用格式:張寒,張寧.公安數據開放場景下個人信息匿名化處理法律標準探究[J].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2024,43(11):101-109.
Exploration of legal standards for anonymiz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public security data openness scenarios
Zhang Han, Zhang Ning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Colleg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drop of public security data opening, the anonymiz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golden section point for balancing the opening of public security data and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This study,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reveals the operational limitations of China′s current legal standard for anonymization processing, which is "unable to identify specific individuals and cannot be reverted". It selects the Administrative Penalty Decision published by the public security data opening platforms of 17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as samples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typ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data opening. The study finds that due to the lack of rigid constraints in top-level design, excessive data secrecy, non-standard formats, and non-uniform processing standards, the opening of public security data anonymization is still in initial stage.China can establish a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d legal standard for anonymization processing:operational method standards for distinguishing direct identifiers from quasi-identifiers, re-identification risk inspection standards for introducing the role of motivated intruders, and de-identification effect evaluation standards. Through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it promotes the final realization of the legal effect of "unable to identify specific individuals and cannot be reverted" for public security anonymous data.
Key words : public security data disclosure; personal information; legal standards; anonymization; identifiers; re-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引言

伴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信息技術的迭代更新,人類社會正逐步向“數字時代”轉型,數據作為這一轉型過程的核心資產,在社會治安治理、市場經濟運行以及科研教育等領域中的價值日益凸顯。為充分利用政府持有的海量數據資源,推進社會對公開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創新應用,中共中央于2022年12月頒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中指出,數據治理在數據要素功能發揮中的核心地位。政府數據作為一種公共資源,根據數據生命周期理論,數據開放是數據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一環[1]。截至2023年8月,我國已有226個省市地方政府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2]。公安機關作為我國政府領導下的行政職能部門,同樣掌握著海量極具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個人信息,鑒于公安數據存在涉密、隱私保護等緣故無法直接向社會公眾開放,致使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只能躺在數據庫內“休眠”。

為釋放數據多元潛力,北京、上海、重慶、山東等省市在地方數據條例中已規定相應的數據開放規制思路,即個人信息經過匿名化處理達至法律標準后,方可有條件或無條件開放。但值得商榷的是,公安數據開放過程中對個人信息的匿名化處理并非一勞永逸,其剩余再識別風險總是會如影隨形地伴隨著匿名化數據。當社會公眾結合其他相關數據從匿名化數據中重新識別出特定數據主體時,這些數據便重新具有個人屬性恢復為個人數據,并且重新受到《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規范和制約。由此采用何種法律標準界定個人信息在經過處理后是否達到匿名化狀態,成為公安數據開放的重中之重。故此,本文在公安數據開放的宏觀背景下,依據《個人信息保護法》第七十三條第四款、《網絡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五款所確立的法律基準,融會貫通本土情境和域外經驗,對我國公安數據匿名化制度構建進行創造性探討,探尋公安數據匿名化的法律標準、實踐方法。


本文詳細內容請下載:

http://www.viuna.cn/resource/share/2000006236


作者信息:

張寒,張寧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管理學院,北京100032)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2019 | 播播网手机在线播放 | 免费午夜影片在线观看影院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播放 |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综合首页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2020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播放器 免费无毒片在线观看 | 人人做人人澡人人人爽 | 日日操夜夜 |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久 | 亚欧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 九九99re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 午夜成人免费影院 | 欧美在线精品永久免费播放 |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免费播放 |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 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 | 一个人看的在线www高清视频 | 欧美黄网在线 | 日韩高清片 | 成人免费xxxxx在线视频 | 黄色三级视屏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 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 | 黄色不良视频 | 黄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91久久精一区二区三区大全 | 人人鲁免费播放视频人人香蕉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 日韩色综合| 亚洲成人一区 |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777 | 国产成人手机在线好好热 | 美国一级大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