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了2024財年全年財報。報告期內,銷售收入為578億元,同比增長27.7%,創歷史新高;毛利率18.6%,產能利用率 8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億元,同比下滑了23.3%。每股收益為0.46元。
中芯國際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71億元,同比增加 28.1%。其中,晶圓代工業務收入為532億元,同比增加30.3%。
根據年報,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收入以應用分類來劃分構成:智能手機業務占比為27.8%,上年同期為26.7%,提高超一個百分點;電腦與平板占比16.6%,上年同期為26.7%,下滑了將近10個百分點;消費電子占比為37.8%,上年同期為25%,提升了12.8個百分點;互聯與可穿戴占比為10%,上年同期為12.1%,工業與汽車占比為7.8%,上年同期為9.5%。
以晶圓尺寸來劃分,8英寸營收占比為22.7%,上年同期為26.3%;12英寸營收占比為77.3%,上年同期為73.7%。
2024年,中芯國際銷售晶圓的數量(折合8英寸標準邏輯)由2023年的586.7萬片增加36.7%至802.1萬片,平均售價(銷售晶圓收入除以銷售晶圓總數)為6639元,較2023年的6967元有所下滑。
2024年,中芯國際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為226.59億元,同比減少1.7%;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為545.59億元,同比增長1.3%。截至2024年末,公司總資產約3534億元。
分紅方面,2024年度中芯國際擬不進行利潤分配,但該議案尚需提交2025年股東周年大會審議。自2020年7月在科創板上市以來,該公司尚未進行過分紅。
中芯國際管理層表示,2024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整體顯現復蘇跡象,產業鏈回暖趨勢基本確立。由于半導體產業所涉及的應用領域廣泛,各細分市場在同一時期的發展情況存在一定的分化。其中,在全球的先導產業領域,對智能化和高速運算性能的卓越追求持續推動相關應用領域的頭部企業快速成長,引導相關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已然成為半導體整體市場規模增量的主要驅動力;受益于新一輪智能終端產品的功能升級和性能提升,市場溫和催化智能手機、個人電腦、穿戴類設備、消費電子等產品的換機潮,終端需求已呈現緩慢增長態勢;在汽車電子領域,伴隨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車用芯片的庫存消化逐漸出現減緩,該領域的半導體需求進入周期性調整階段。
對于2025年的市場預期,中芯國際表示,2025年初,根據與產業鏈伙伴的廣泛溝通,普遍認為2025年除了人工智能繼續高速成長外,市場各應用領域需求持平或溫和增長。外部環境給 2025年下半年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業競爭也愈演愈烈。
在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的前提下,中芯國際給出的2025年指引為:銷售收入增幅高于可比同業的平均值,資本開支與上一年持平。之前,中芯國際給出的公司一季度指引為:銷售收入環比增長6%-8%,毛利率預計在19%-21%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