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在柏林的Ferdinand Braun超高頻(FBH)研究所已經開發了晶體管開關頻率" title="開關頻率">開關頻率可以超過200GHz的半導體工藝" title="半導體工藝">半導體工藝。該工具還有可能吸引半導體工業" title="半導體工業">半導體工業的其他特點:該工藝具有實現三維集成電路的能力。
由FBH的研究人員開發的轉移襯底工藝采用銦砷化鎵(InGaAs)作為晶體管有源區材料。首先,在襯底晶圓" title="晶圓">晶圓上生長非常薄的磷化銦和InGaAs層。FBH微波技術部門的主管Wolfgang Heinrich解釋說,這些層的厚度低于10納米。第二步,通過正常的刻蝕和金屬化工藝完成沉積層的圖形化。之后將該晶圓的正面鍵和到陶瓷載體;再采用標準的減薄工藝去除襯底晶圓。
去除襯底晶圓后,露出了背面的有源層,可以在上面再鍵和其他層,Heinrich這樣介紹。電路制作過程中,由于去除了襯底晶圓,因此將不會對晶體管的介電效率造成不良影響。“不會再有硅引起的塵埃效應了,”Heinrich說。“這樣晶體管的截止頻率會超過200 GHz,”Heinrich解釋說。根據該研究所發布的規范,fT為410 GHz;fmax高達480 GHz。
除了具有很高的工作頻率外,該工藝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在有源層頂部還可以制作其他層,這樣就有了制作三維電路的可能,同目前的二維芯片相比這可以極大地提高芯片的集成程度。
根據Heinrich介紹,該研究所尚未決定是否以及如何將該技術商業化,因此何時能將該技術應用到工業產品中還是個未知數。然而,他承認,該研究所已經在同至少一家機構對工業化問題進行協商。
由FBH的研究人員開發的轉移襯底工藝采用銦砷化鎵(InGaAs)作為晶體管有源區材料。首先,在襯底晶圓" title="晶圓">晶圓上生長非常薄的磷化銦和InGaAs層。FBH微波技術部門的主管Wolfgang Heinrich解釋說,這些層的厚度低于10納米。第二步,通過正常的刻蝕和金屬化工藝完成沉積層的圖形化。之后將該晶圓的正面鍵和到陶瓷載體;再采用標準的減薄工藝去除襯底晶圓。
去除襯底晶圓后,露出了背面的有源層,可以在上面再鍵和其他層,Heinrich這樣介紹。電路制作過程中,由于去除了襯底晶圓,因此將不會對晶體管的介電效率造成不良影響。“不會再有硅引起的塵埃效應了,”Heinrich說。“這樣晶體管的截止頻率會超過200 GHz,”Heinrich解釋說。根據該研究所發布的規范,fT為410 GHz;fmax高達480 GHz。
除了具有很高的工作頻率外,該工藝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在有源層頂部還可以制作其他層,這樣就有了制作三維電路的可能,同目前的二維芯片相比這可以極大地提高芯片的集成程度。
根據Heinrich介紹,該研究所尚未決定是否以及如何將該技術商業化,因此何時能將該技術應用到工業產品中還是個未知數。然而,他承認,該研究所已經在同至少一家機構對工業化問題進行協商。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