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最新文章 2024上半年全球儲能電芯出貨114.5GWh同比增長33.6% 8 月 7 日消息,新能源研究機構 InfoLink Consulting 昨日(8 月 6 日)發布報告,顯示 2024 上半年度全球儲能電芯出貨規模 114.5 GWh,其中大儲(含工商業)為 101.9 GWh,小儲(含通訊)為 12.6 GWh。 2024 上半年度儲能電芯總出貨量 Top 5 2024 上半年度儲能電芯總出貨量 Top 5 企業為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瑞浦蘭鈞、海辰儲能與比亞迪。IT之家附上相關圖表如下: 發表于:8/7/2024 豐田也加入日產-本田SDV聯盟? 上月,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宣布加入日產與三菱汽車的車載軟件開發聯盟,使得日本汽車行業呈現出雙頭競爭的格局。而另一陣營的領頭企業為全球最大車企——豐田。 不過,在日本政府SDV(軟件定義汽車)委員會主席Hiroaki Takada看來,日本國內不應該競爭而更應該合作。他認為,豐田汽車也應該加入本田-日產的聯盟,以便更好地與海外競爭對手交鋒。 發表于:8/7/2024 英飛凌攜手聯發科推出創新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2024年8月5日,德國慕尼黑訊】數字座艙已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儀表盤上的按鈕和控制裝置將被先進的顯示屏所取代。作為汽車的關鍵系統之一,數字座艙系統需要為汽車用戶提供高性能功能,同時滿足功能安全目標。實現這些目標的傳統方法是在帶有管理程序的高性能系統級芯片(SoC)上運行數字座艙系統。 發表于:8/6/2024 通過實時盲區檢測提高車輛安全性 車載汽車安全系統通過檢測駕駛員盲區中是否存在相鄰車輛,并警告駕駛員可能發生的事故來防止發生車禍。駕駛員可以使用此信息來安全地變道。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盲區檢測技術。 發表于:8/6/2024 利用UWB進行電動汽車充電的四種方法 在電動汽車(EV)充電領域,超寬帶(UWB)有望為汽車制造商帶來巨大的好處,而這僅僅只是開始。閱讀全文,了解集成通用的UWB技術如何提供當下和未來的創新功能。 發表于:8/6/2024 極氪攜手Mobileye加速在華技術合作進程 杭州與耶路撒冷,2024年8月1日——今日,極氪智能科技(以下簡稱“極氪”)和Mobileye聯合宣布,基于過去數年來的成功合作基礎,雙方計劃加快在中國的技術本地化進程,進一步將Mobileye技術整合到下一代極氪車型中,并在中國和全球市場持續推動雙方先進駕駛安全和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 發表于:8/6/2024 英飛凌宣布全球裁員1400人 8月5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一,德國汽車芯片大廠英飛凌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4財年第三財季(2024自然年第二季度)財報。由于市場需求持續低迷,該財季營收未達預期,因此第三次下調了2024財年全年的營收預期。同時,為削減成本,英飛凌還宣布將全球裁員1400人。 英飛凌第三財季營收為37.02億歐元,環比增長2%,同比減少9%,也低于此前預期的38億歐元;毛利率為40.2%,而上一季度為38.6%;調整后的毛利率增至42.2%,而第二季度為41.1%;部門營業利潤達7.34億歐元,同比減少31%;部門業績利潤率為19.8%,相比上年同期的26.1%,下滑了6.6個百分點;凈利潤為 4.03億歐元,低于預期的 4.47 億歐元,同比大跌 52%。 發表于:8/6/2024 安森美8英寸碳化硅晶圓將進行資格認證 8月6日消息,圖像傳感器及功率半導體大廠安森美(Onsemi)近日宣布,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對200毫米(8英寸)碳化硅晶圓進行認證,并于2025年投產。 發表于:8/6/2024 電動車充電站設計開發指南 開發板可為充電概念提供快速原型設計、降低開發成本、提高靈活性并且使其更快地上市。它們可加快原型設計周期,允許快速迭代設計并測試各種充電概念,且無需進行定制硬件設計。這不僅降低了總體開發成本,而且允許模塊化設計和定制選項。這些開發板無需定制硬件設計,從而能夠方便地對不同技術進行實驗。這種方法不僅具有高性價比,而且有助于讓開發過程更加敏捷,從而讓工程師能夠探索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并高效利用資源應對各項挑戰。總體而言,開發板提供了一種高性價比且靈活的充電開發方法。 發表于:8/2/2024 LG新能源和三星SDI加速4680電池量產 8 月 1 日消息,《韓國先驅報》報道稱,LG 新能源和三星 SDI 的 4680 電池接近量產,而且 LG 新能源可能比三星 SDI 更早實現量產。 據稱,LG 新能源計劃于今年 8 月開始在北忠清道清州試產 4680 電池,并在年底實現量產。據稱,LG 新能源生產的第一批 4680 電池將直接供應給特斯拉。 發表于:8/2/2024 汽車雷達向超級傳感器演化,打開無限想象力 自動駕駛技術就好比是訓練自動駕駛汽車(AV)像人類一樣駕駛,甚至有希望比人類駕駛得更好。正如人類在駕駛汽車時需要依靠感官和認知反應一樣,傳感器技術也是實現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發表于:8/2/2024 國產高端汽車智駕芯片引發口水戰 7月27日,在2024蔚來創新科技日上,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宣布,全球首款車規級5nm智能駕駛芯片神璣NX9031流片成功,芯片和底層軟件均實現自主設計。 據介紹,這款芯片采用32核CPU架構,內置LPDDR5x、8533Mbps速率RAM,擁有6.5GPixel/s像素處理能力,處理延時小于5ms。 李斌表示,神璣NX9031擁有超過500億個晶體管,不論是綜合能力還是執行效率,一個自研芯片能實現4個業界旗艦芯片的性能。 此次,李斌的發言在半導體界引起了一些爭議,原因在于他聲稱神璣NX9031是全球首款車規級5nm智能駕駛芯片,但是,在這之前,已經有可用于智能駕駛系統的5nm芯片推出,典型代表是恩智浦的S32N55處理器,以及安霸(Ambarella)的CV3系列域控制器。 發表于:8/2/2024 Luminar收購G&H激光模塊部門擴大芯片業務 Luminar收購G&H激光模塊部門擴大芯片業務,交易價1200萬美元 發表于:8/2/2024 ADAS和汽車自動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納入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功能如今已成為汽車設計提高安全性和易用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制造商正在尋求打造具有更高自動化水平的汽車,并最終實現完全自動駕駛(AD)。 發表于:8/1/2024 Microchip推出dsPIC®數字信號控制器系列新內核 提高實時控制精度和執行能力 隨著嵌入式系統日益復雜以及對高性能的需求也越來越大,Microchip Technology(微芯科技公司)推出了dsPIC33A系列數字信號控制器(DSC)。工程師能夠創建復雜的計算密集型嵌入式控制算法,對電機控制、電源、充電和傳感系統實現卓越的運行效率至關重要。dsPIC33A系列的先進內核采用32位中央處理器(CPU)架構,運行速度為200 MHz,包括雙精度浮點運算單元(DP FPU)和 DSP 指令,適用于許多閉環控制算法中的數值密集型任務。dsPIC33A架構設計能提供高性能和精確的實時控制,搭配全面的開發工具生態系統,可簡化和加速設計過程。 發表于:8/1/2024 ?…252627282930313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