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最新文章 世界首條新能源空鐵試驗線在成都投入運行 11月21日下午,在成都雙流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唐空鐵產業基地,新能源空鐵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翟婉明宣布:世界首條新能源空中鐵路(簡稱空鐵)試驗線成功投入運行。它把鐵軌架在空中,把車廂懸掛在空中,不與人爭路,不與車爭路,不與植物爭生存空間…… 發表于:11/25/2016 根治城市病 還是得靠智慧城市3.0 由國家信息中心、國際數據集團(IDG)聯合主辦的“2016亞太智慧城市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召開。中興通訊智慧城市產品線總經理劉豐參加了會議并發表了以《產城融合,數據創新》為主題的演講。會后,劉豐為大家分享了中興通訊對以大數據運營為核心的智慧城市3.0的理解。 發表于:11/25/2016 SCF-GAM:VANET車間通信間隙時延分析模型 在低密度車流的車載網絡(VANET)中,通常只有少數車輛參與路由,就存在通信間隙問題。據此,常采用基于存儲-攜帶-轉發(SCF)技術,利用移動車輛橋接兩不連通車輛間的通信間隙。為此,針對基于SCF路由,分析了多通信間隙的網絡性能。首先為了分析車輛傳輸半徑對端到端傳輸時延的影響,提出了基于存儲攜帶轉發路由的車間通信間隙時延分析模型(SCF-GAM),再量化了關于端到端傳輸時延的拉氏變換的性能。最后,通過仿真數據驗證了SCF-GAM模型。 發表于:11/24/2016 基于ARM與FPGA的便攜式GNSS信號采集回放系統設計 設計了一種基于ARM與FPGA的便攜式GNSS導航信號采集回放系統。該系統可采集復雜情況下的導航衛星信號,并且增益可控,為導航接收機測試提供了特定的信號源。系統將導航衛星信號經射頻電路轉換為數字中頻信號,通過FPGA處理后保存至SATA硬盤。ARM處理器作為監控端發送指令至FPGA,控制FPGA進行數據采集與回放,同時接收監控接收機串口發送的報文,提取載噪比信息,并繪制載噪比柱狀圖。該系統ARM端基于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采用Qt4設計用戶圖形界面,可擴展及可移植性強,為系統的后續開發提供了保障。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信號質量滿足要求,ARM監控端數據處理時間在200 ms~500 ms之間,實時性良好。 發表于:11/12/2016 百度鷹眼硬件聯盟成立 讓更多行業輕松接入軌跡服務 昨日,百度地圖鷹眼一周年暨鷹眼硬件聯盟成立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發布會上,百度地圖對外展示了鷹眼軌跡服務上線一周年來取得的成績,同時宣布成立百度鷹眼硬件聯盟,將開發者、硬件制造商聯合起來,讓各行業都可以便利地享受到百度地圖鷹眼所提供的行業內唯一的軌跡管理服務。 發表于:10/26/2016 從助力智慧交通看英特爾的物聯網生態觀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開始接入互聯網。而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正在發生變革,以安防、交通、教育等行業為例,他們不僅僅正在互聯網化,更在逐步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尤其是在數據通訊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等物聯網等關鍵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的情況下,一個更加智慧的物聯網新世界離我們越來越近。 發表于:9/27/2016 高速公路路徑識別卡低功耗SOC方案 高速公路多義性路徑識別卡,是以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系統所采用的5.8 GHz有源射頻方案為基礎實現的?,F有ETC車載單元(OBU)物理尺寸相對寬松,容許配備較大容量電池,對功耗要求不高,通常采用多顆芯片的系統級解決方案。這種方案在解決人工半自動收費(MTC)通道的路徑識別問題時遇到了瓶頸。MTC對路徑卡厚度有明確的規定,這限制了電池尺寸,因此對系統功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該文提出了一種針對MTC路徑識別卡的SOC方案,簡化了數據傳輸路徑,細化電源管理,有效降低了芯片功耗。方案還預留了擴展接口,便于以統一的架構同時解決ETC通道的路徑識別問題。 發表于:9/26/2016 小巧睿智-鐵路領域的智能微型化:全球首個“磁性M12連接器” 浩亭技術集團借助今年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2016年9月20-23日,柏林)展示他們為未來鐵路運輸的電纜連接打造的全新創新型產品,該展會是全球最負盛名的鐵路行業展會。本次展會的亮點在于以太網連接領域的“磁性M12連接器”和“M12 PushPull連接器”,以及通過“有源光纖布線”方式實現驅動系統光學控制的全新解決方案。 發表于:9/26/2016 車輛大數據對智能交通發展的影響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城市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加,不僅加大了交通管理的難度,而且涉車涉駕的案件比例也不斷上升,特別是盜搶機動車輛、機動車肇事逃逸以及涉車類刑事案件,嚴重影響了社會治安狀況,損害了人民群眾利益。而隨著平安城市建設的擴大深入和資源整合,公安通過自建卡口電警系統加強了車輛管控,掌握了大量的車輛卡口數據和圖片。 發表于:9/21/2016 未來智能交通什么樣 有多智能 智能交通這個詞,這幾年以前所未有的頻率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而出行的人也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了智能交通的建設發展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比如說城市公共交通采用一卡通的便捷快速刷卡換乘、聯網售票以及互聯網、電話、手機支付等多種購票方式等等。然而,這只是智能交通系統在初級階段的呈現。 發表于:9/9/2016 互聯網+大數據才是真正安全的智能交通 “互聯網+”是國家級戰略,互聯網正以不可阻擋的趨勢滲透到各行各業,各行各業也都因為與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融合中,更加高效地解決問題。出行是我們每個人的基本需求,隨著中國城市化進展與生活水平的提供,民眾對出行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對出行的標準也將越來越高——除了快捷、方便、舒適等體驗上的需求,出行最根本的要求還是安全。作為為出行提供專注而專業服務的高德地圖來說,安全一直是我們考慮問題的關鍵。 在對過往積累經驗的總結與對未來的展望中,我們認為移動互聯網與交通大數據能夠為道路安全帶來不一樣的解決思路。 發表于:9/9/2016 InnoTrans 2016:M12 PushPull連接器——具有咔嗒提示音的新款設計 列車上的數據轉發一直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尤其是車載影音系統。浩亭將于2016年9月20日至23日德國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12號展廳203號展位)上隆重推出適用于車載以太網綜合布線的全新增強型M12產品系列。 發表于:9/7/2016 InnoTrans 2016:浩亭推出創新型軌道交通解決方案 浩亭技術集團從事軌道交通行業由來已久,在公司全球定位的要求下,還將繼續提升在該領域業務的重要性。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南非、無論是在市中心內還是長途跋涉,作為交通工具,車輛擁有顯著的潛力。因此,浩亭對即將于今年9月20至23日在德國柏林隆重舉行的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持十分樂觀的態度。 發表于:9/7/2016 基于分水嶺變換的粘連交通標志分離算法 提出一種最大極值區域(MSERs)結合分水嶺變換的粘連交通標志分離算法。首先通過MSERs對圖像進行二值化,選取在多個二值圖像中形狀均保持不變的區域作為候選標志區域;然后,判斷是否為粘連標志,若是則用分水嶺變換分離;最后提取單個標志。實驗結果表明,該算法能夠有效分離粘連交通標志,提取到完整的單個交通標志。 發表于:8/13/2016 從了解需求出發 遠傳力拓智慧城市版圖 聯合國報告指出,2050年全球城市將增加25億人口,各國面臨高齡照護成本、環境污染、交通壅塞等問題,因此全球無不極力打造智慧城市,解決都市化所產生的問題。為因應此一趨勢,遠傳電信從了解城市需求為出發點,積極投入智慧城市的發展,并臺南市政府合作,結合其原有施政計畫,傾力規劃出六大領域智慧城市應用。 發表于:7/22/2016 ?…242526272829303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