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AI技術應用為解決眼科醫療難題帶來的價值 眼病診療的第一個痛點是眼病客觀診療需求尤其是篩查需求與眼科醫師數量的嚴重不匹配。《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14年)》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進行1次視網膜病變篩查,我國有超過1億名糖尿病患者,靠眼科醫師難以滿足巨大的篩查需求。由于眼科的專業性和專業人員的匱乏,診療覆蓋率及其有限,而人工智能和大量影像數據結合,可以參與到部分眼病,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變等篩查診斷中。 發表于:10/12/2019 Xilinx Vitis統一軟件平臺面向所有開發者解鎖全新設計體驗 賽靈思(Xilinx)宣布推出 Vitis統一軟件平臺,據稱可以讓包括軟件工程師和 AI 科學家在內的廣大開發者都能受益于硬件靈活應變的優勢。該軟件平臺歷經五年、投入總計 1000 個人工年而打造,ViTIs 統一軟件平臺無需用戶深入掌握硬件專業知識,即可根據軟件或算法代碼自動適配和使用賽靈思硬件架構。此外,ViTIs 平臺不限制使用專有開發環境,而是可以插入到通用的軟件開發工具中,并利用豐富的優化過的開源庫,使開發者能夠專注于算法的開發。ViTIs 獨立于 Vivado設計套件,后者仍然繼續為希望使用硬件代碼進行編程的用戶提供支持。但是,ViTIs 也能夠通過將硬件模塊封裝成軟件可調用的函數,從而提高硬件開發者的工作效率。 發表于:10/12/2019 AI技術能否在康復醫療領域中大放光彩 現如今,計算能力的超強爆發和數據的快速增長,導致人工智能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一代醫療技術產品是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不同技術的結合,并且跨越了醫療器械、醫藥產品或人體組織等傳統醫療產品之間的界線。 發表于:10/12/2019 智能手環在醫用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應用 提到可穿戴設備,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是各種智能手環。早在2014年,主打“健身”系列的可穿戴設備驟然興起,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泛濫街頭。戴上這樣智能化的設備,仿佛自己就是新時代的弄潮兒,健康、時尚、前衛全在手腕上展現,整個人活力倍增。然而,這股熱潮沒多久就消停了,絕大多數智能穿戴設備都被束之高閣。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不好用。 發表于:10/12/2019 柔性電子技術將助推智慧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 柔性電子的核心技術就是柔性可延展性無機微納技術。主要是用傳統的無機材料對電路板進行一些特殊的結構化設計,使得原本硬質的集成電路,變得輕薄柔軟,在柔性材料襯底上,便呈現出柔性電子器件的物理狀態,能夠做出與人體貼合進行檢測的柔性電子器件。 發表于:10/12/2019 5G技術將推動醫療科技產業的發展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每一次科技進步的浪潮都會席卷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翻天覆地的新變。現今,在很多人眼中,這一次的浪潮正在于5G。 發表于:10/12/2019 5G時代智慧醫療應實現從被動防御到主動應對的轉變 健康手環實時監測自我健康,遇到緊急事故可一鍵求助;數字病床讓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和在醫院一樣的慢病監護;智慧急救平臺讓急救更精準、智能……在重慶,不少人工智能、物聯網、互聯網醫療服務產品已經在開始應用。 發表于:10/12/2019 在5G技術的賦能下智慧醫療將大有可為 2008年,IBM提出將物聯網技術充分應用到醫療領域,建立以病患為中心的服務和信息管理新體系,旨在提升健康水平、降低醫療開銷及提高醫療護理效率,并首次提出“智慧醫療的概念”。隨著互聯網和醫療行業的飛速發展,智慧醫院的概念已應用到診斷科學、臨床創新、共享協作、醫療信息互聯。 發表于:10/12/2019 可穿戴設備在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前景 可穿戴設備應用于醫療領域是通過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進步將醫療設施簡便和便利化。在醫療上根據疾病的不同分類,治療和診斷的商業模式是不同的,而在治療方面,慢性病的治療模式又有較大的差異。慢性病需要建立長期的跟蹤與治療,可穿戴氓應用于慢性病領域有極大的細分市場,因為其通過簡易設備可以自己基本的醫學知識極其方便的自己診斷,治療,降低了醫療成本,同時也顛覆了許多常規的醫學領域。 發表于:10/12/2019 可穿戴設備與AI技術在醫療領域中相結合 在英格蘭東南部,一批服務于50萬人的醫院正在為出院的患者配備一個具有Wi-Fi功能的臂帶,可以遠程監測一些生命體征,如呼吸頻率、含氧水平、脈搏、血壓和體溫。 發表于:10/12/2019 英特爾和布朗大學部署人工智能,希望幫助癱瘓患者恢復運動功能 英特爾和布朗大學近日啟動由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資助的智能脊柱接口項目,該項目旨在利用人工智能,幫助脊髓嚴重受損以致癱瘓的患者恢復運動功能和膀胱控制能力。 發表于:10/9/2019 高科技醫療器械將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 河北奧特維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高科技醫療器械將亮相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讓參展者看到數字技術下的醫療器械如何緩解病痛,改善生活質量。 發表于:9/29/2019 FDA最新推出基于AI的醫療設備框架 FDA專員斯科特·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公布了一個提議的框架,該框架允許基于現實世界的學習對正在進行的人工智能算法進行更改。可能會對設備的安全性或有效性產生重大影響的對作為醫療設備(SaMD)的傳統軟件的修改仍需要向FDA提交。 發表于:9/29/2019 未來智能傳感技術將賦能智慧醫療行業的發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目前全球范圍內威脅人類健康的四大重要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其中心腦血管疾病全球每年近一千八百多萬的死亡人數,幾乎是癌癥死亡率的兩倍。同時我國在腦血管疾病方面又是全球中風風險最高的國家。 發表于:9/29/2019 可穿戴柔性人造皮膚可用于醫療領域 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柔軟的人造皮膚,這種皮膚可以提供人體觸覺反饋信號,此外,它具有復雜的自我感應機制,因此能夠瞬間適應佩戴者進行運動。這種人造皮膚可用于醫療康復和虛擬現實等領域。就像我們的聽覺和視覺一樣,我們的觸覺在我們感知,以及與周圍世界互動中起著重要作用。能夠復制我們觸覺的技術(也稱為觸覺反饋)可以用于醫療康復和虛擬現實等應用的人機界面。 發表于:9/29/2019 ?…818283848586878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