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Gartner: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21% 根據Gartner的最終統計結果,2024年全球半導體總收入為6559億美元,較2023年的5421億美元增長了21%。同時,英偉達超越了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首次躍居首位。 Gartner研究副總裁Gaurav Gupta表示:“前十大半導體廠商收入排名變動的主要原因在于強勁的AI基礎設施需求以及73.4%的內存收入增長。英偉達之所以能夠躍至首位,主要在于其獨立圖形處理單元(GPU)需求顯著增長,GPU已成為數據中心AI工作負載的首選。” Gupta表示:“供需失衡引起價格大幅反彈,三星電子的DRAM和閃存收入增長,得以繼續保持在第二位。英特爾2024年的半導體收入僅增長了0.8%,原因在于其主要產品線面臨的競爭威脅正在加劇,而且英特爾未能把握AI處理需求強勁增長這一機遇。”2023-2024年全球排名前十半導體廠商收入(單位:百萬美元) 最新資訊 Arm在數據中心市場賺了多少錢? 當談到數據中心CPU時,我們認為未來Arm處理器最終將至少占超大規模企業和主要云構建商(比如亞馬遜、Meta、微軟等)安裝的計算能力的一半。由于這些云巨頭約占全球CPU計算容量的一半,這意味著Arm將在全球數據中心CPU容量中占據25%的份額。 發表于:2/11/2025 諾基亞任命英特爾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集團總經理為公司CEO 2月10日,諾基亞官方宣布,公司CEO佩卡·倫德馬克(Pekka Lundmark)將辭去該公司CEO一職,并已任命英特爾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集團的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Justin Hotard接替他的職位。 發表于:2/11/2025 德勤:2025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有哪些發展趨勢? 2024 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預計全年銷售額達 6270 億美元,并將在 2025 年進一步增長至 6970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發表于:2/10/2025 【回顧與展望】ADI:激活智能邊緣,把握數字時代新機遇 作為智能邊緣領域的創新者,ADI正致力于推動從傳感器到云端的人工智能變革。我們的大部分工作圍繞產品組合創新展開,以便能夠充分挖掘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例如,多模態 AI 將通過整合多種互補傳感器輸入,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幫助系統實現更優且更具針對性的操作。這將推動傳感器的大量廣泛應用,為ADI廣泛的信號鏈和電源產品組合帶來顯著的增長動力。通過在產品中、產品周邊及運營過程中更多地運用人工智能,ADI旨在更全面地滿足客戶需求,鞏固我們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推進人工智能為人類和我們生活的世界帶來更大的福祉。 發表于:2/10/2025 2024年半導體產業走出周期低谷 新華財經上海1月5日電,半導體產業作為周期性行業在經歷前兩年下滑后,2024年逐步走出低谷迎來回暖態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爆發,智能手機、AI PC等消費電子市場的復蘇,以及汽車電子、物聯網等下游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共同驅動國產半導體企業業績顯著增長,芯片概念股也由此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 發表于:2/10/2025 中國聯通發布5G-A行動計劃 2月10日上午消息,繼2024年的重點城市試點示范之后,中國聯通計劃到今年7月實現39城城區5G-A連續覆蓋,到2025年底實現300城重點場景5G-A連續覆蓋。 發表于:2/10/2025 2024年聯發科天璣旗艦芯片營收暴漲100% 2月7日,芯片大廠聯發科召開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業績法說會,整體業績表現均超預期,其中,2024年天璣旗艦芯片營收增長超出預期,翻倍增長至20億美元。同時聯發科還預計一季度營收有望環比增長10%,有望創下十季來最佳表現。受益于AI需求,聯發科的ASIC業務也有望在2026年營收突破10億美元。 發表于:2/10/2025 Panther Lake算力被曝最高可達180TOPS Panther Lake算力被曝最高可達180TOPS,Nova Lake最高擁有52個CPU內核 發表于:2/10/2025 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百強發布 2月10日消息,據報道,摩根士丹利最新發布的《人形機器人100:繪制人形機器人價值鏈圖譜》這些企業覆蓋了驅動器、傳感器、電池等核心硬件。在全球主要的人形機器人產品中,中國企業占據了不可忽視的地位。智元機器人、傅利葉、星動紀元、優必選、宇樹和小鵬汽車等六家企業,與美國的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波士頓動力、Figure和特斯拉等共同構成了人形機器人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發表于:2/10/2025 一文認清英特爾AMD高通PC芯片 在今年的CES 2025上,英特爾、AMD以及高通都發布了全新的處理器,持續布局自家的產品線。 目前各家在移動端處理器這款都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型號尤其是英特爾和AMD,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所以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一起來認清楚三家的移動端處理器(消費級),包括命名規則、有哪些系列以及面向哪類產品等,主要聚焦于全新一代的型號,并不會涉及到詳細的對比,只是做一個簡單的科普而已,希望對大家能有一些幫助。 發表于:2/10/2025 ?…222324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