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業邁入“后摩爾時代”與“后PC時代”的“兩后時代”,呈現顯著“新常態”特征。
自上世紀40年代第一顆晶體管誕生以來,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已走過近70年的發展歷程。隨著硅基半導體技 術日趨成熟并不斷逼近物理極限,多年來始終遵循“摩爾定律”快速發展的半導體產業,其發展步伐正在放緩。與此同時,在應用市場,多年來推動全球半導體市場 增長的PC及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正在移動智能終端的沖擊下疲態盡露,而PC與智能終端的此消彼長,對半導體市場而言其“洗牌”作用更多于推動作用。隨著 全球半導體產業同時邁入“后摩爾時代”與“后PC時代”這一“兩后時代”,全球半導體產業開始呈現出顯著的“新常態”特征,這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產業規模由快速增長并伴隨大幅波動,轉為低速平穩增長
縱觀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史,“高成長”與“硅周期”一直是描述產業特征的關鍵詞,也即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可以用增長速度快、周期性波動大來加以概括。但通過對過去20余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數據變化分析我們發現,隨著“兩后時代”的到來,這兩大特征正不斷變得弱化。

1991至2000年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高速增長的黃金10年。這10年間,產業年均增速高達15%,產業規模由1991年的546.07億美元,快速增 長至2000年的2043.94億美元,產業規模擴大了近4倍。而2001至2010年則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起大落,劇烈調整的10年。這期間既出現過 2003年、2004年,以及2010年產業增速高達18.3%、28%乃至31.8%的好年景,也出現過因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2008年國際金 融危機導致產業大幅下跌-32%、-9%這樣的壞年景。整體來看,這1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年均增速僅為3.9%。
2011年以來,全球 半導體產業發展漸趨平緩,且增速進一步放慢。2011至2014年4年間,產業規模微增至3331.51億美元,年均增速只有2.8%。根據WSTS的預 測,201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增速預計為3.4%,若如此,則2011年至2015年5年間產業年均增速僅為2.9%。預計2016年至2020年,全球 半導體產業的年均增速將徘徊在3%左右。可以看出,全球半導體產業已經步入低速平穩發展期。
二是產業結構調整加速,IC設計業與晶圓代工業異軍突起

全球半導體產業在整體增長趨緩的同時,其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卻在加快,IC設計業與晶圓代 工業呈現異軍突起之勢。自2001年以來,全球IC設計業保持了年均近20%的增長速度,增速幾近10倍于產業整體增速,其在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也隨之快 速躥升。2001年時,全球前20大半導體企業中尚無一家IC設計企業入圍,而到2014年,IC設計企業已經占據全球TOP20半導體企業中的6席。其 中,高通自2001年至今保持了年均22.3%的超高速增長,其銷售額規模在這13年間由2001年的13.9億美元擴大了13倍,增加至2014年的 191億美元,高通也隨之迅速成為全球第四大半導體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