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文,王春
?。ê贾蓦娮涌萍即髮W 計算機應用所,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介紹了FPGA遠程實驗系統的組成、工作原理以及遠程配置,著重介紹FPGA遠程實驗系統的遠程配置的原理及具體實現,即在ARM微控制器的主導下,通過以太網實現FPGA配置數據的傳輸和下載,然后由ARM作為時序控制器,通過FPGA的從串(slave serial)配置方式,完成FPGA的遠程配置。在FPGA配置的同時,通過研究配置管腳輸出的波形,來驗證FPGA從串配置模式下的配置原理。
關鍵詞:FPGA;遠程實驗系統;遠程配置;ARM
0引言
近年來,使用可編程器件 FPGA/CPLD 和 VHDL 進行硬件設計發展快速,可編程邏輯器件逐漸取代了傳統通用的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而得到廣泛的應用,并且隨著系統的復雜程度越來越高,借助在電子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軟件,使得FPGA 成為數字邏輯電路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嵌入式系統等課程實驗教學的首選方式[1]。同時隨著嵌入式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遠程控制也變得越來越容易實現,把遠程控制技術引入到FPGA實驗系統中來,利用FPGA可重復編程的特點,實現FPGA實驗操作遠程執行,從而實現實驗設備的遠程共享和實驗設備的最大利用。
1FPGA工作原理及配置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是在PAL、GAL、CPLD等可編程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它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領域中的一種半定制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制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2]。以硬件描述語言(Verilog或VHDL)所完成的電路設計,可以經過簡單的綜合與布局,快速燒錄至FPGA上進行測試,是現代 IC設計驗證的技術主流。
FPGA利用小型查找表(16×1 RAM)來實現組合邏輯,每個查找表連接到一個D觸發器的輸入端,觸發器再來驅動其他邏輯電路或驅動I/O,由此構成了既可實現組合邏輯功能又可實現時序邏輯功能的基本邏輯單元模塊,這些模塊間利用金屬連線互相連接或連接到I/O模塊。在FPGA正常工作時,配置數據存儲在SRAM單元中,這個SRAM單元也被稱為配置存儲器(Configuration RAM)。由于SRAM是易失性的存儲器,因此FPGA在上電之后,外部電路需要將配置數據重新載入到片內的配置RAM中[3]。FPGA的配置過程如下:外部電路將配置數據載入片內配置RAM中;片內配置RAM中的配置數據用于控制FPGA內部可編程的內部邏輯、內部寄存器和I/O寄存器初始化、I/O驅動器使能等。配置完成后,FPGA進入用戶模式。在掉電后,FPGA又恢復成白片,內部邏輯關系消失。
FPGA一般有4種配置模式:從串模式(Slave Serial)、主串模式(Master Serial)、從并模式(Slave Parallel/SelectMap)以及邊界掃描模式(Boundary Scan)。配置模式的選擇一般由FPGA芯片上配置模式選擇引腳的輸入電平決定[4]。
從串配置模式是指在進行配置時,由外部控制器主導同步時鐘輸入,將配置數據一位一位地加載進FPGA;主從配置模式則是在FPGA內部同步時鐘的作用下,將配置數據從外部存儲器按位串行加載到FPGA中;從并模式則是將配置數據多位數據一起并行輸入;而邊界掃描模式即JTAG配置模式,JTAG模式在開發調試階段使用。
2基于ARM的遠程實驗系統
基于ARM的遠程實驗系統主要功能是實現遠程FPGA的實驗操作。用戶通過該系統,能夠在PC端登錄該實驗系統,進行預約FPGA實驗,同時能夠發送FPGA控制命令,并且能夠得到實驗結果信息。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分為3個模塊:PC客戶端、服務器端和ARMFPGA模塊。PC客戶端為用戶提供遠程實驗操作接口,服務器端則主要負責數據或命令的發送和接收,而ARMFPGA模塊則是進行控制和執行客戶端發來的命令,并向服務器返回實驗結果。
2.1PC客戶端
客戶端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用戶操作接口,為用戶提供遠程操作ARM控制器的界面,方便用戶控制FPGA的配置及相關的FPGA實驗操作??蛻舳说脑O計主要采用C/C++編程,采用Socket編程模式進行配置數據的發送和配置結果數據的返回。
2.2服務器端
服務器是基于FPGA實驗平臺的遠程實驗系統的核心,負責控制實驗系統的運行。它負責FPGA實驗平臺的調度管理,給實驗用戶(PC客戶端)分配空閑的實驗平臺。并且需要能連接上百個ARM客戶端和PC客戶端,作為兩種客戶端之間的信息中轉站。同時,服務器還負責管理數據庫,及時進行學生信息、FPGA平臺信息、預約記錄和實驗記錄等信息的記錄和更新。
2.3ARM客戶端
ARM客戶端作為系統整體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FPGA實驗平臺進行數據交互的唯一接口,它主要實現如下功能:
?。?)連接服務器,接收PC客戶端發來的指令信息,還需接收存儲FPGA配置執行文件。
?。?)解析指令,調用程序完成指令。
?。?)實現FPGA動態配置,把配置文件加載到FPGA運行。
?。?)連接PC客戶端,實時將FPGA相關引腳的信息發送到PC客戶端。
?。?)實現對FPGA實驗平臺上開關、按鍵的遠程控制操作。
3FPGA遠程配置的實現
在本次實驗中,選用ARM9開發板+FPGA實驗板來完成FPGA遠程配置的具體實現。其中ARM控制器采用以ARM9為處理器的單片機開發板。ARM9開發板支持網絡接口連接,并且成功地移植了Linux 2.6.30內核操作系統以及相應的文件系統,為Socket網絡編程和ARM客戶端的軟件實現與執行提供了良好的Linux環境。FPGA則使用為計算機組成原理所設計的FPGA實驗板卡,該實驗板卡所用的FPGA芯片為Xilinx生產的Spartan-6系列芯片,并將其專用的配置接口引出,方便后續的實驗操作。
3.1配置文件
本設計所用的FPGA的配置數據格式為.bin格式,是由Xilinx的FPGA設計工具ISE軟件產生的FPGA配置數據的一種格式,也是進行Spartan-6系列芯片進行從串配置的配置數據格式。在PC客戶端可通過Socket編程配置引腳
將文件由網絡傳送至ARM控制器客戶端。
3.2配置電路
Spartan-6配置引腳如圖2所示,各個引腳的功能如表1所示。表1FPGA配置引腳說明引腳名類型說明M[1:0]輸入模式選擇引腳,決定FPGA的配置模式CCLK輸入/輸出除JTAG配置模式外其他配置模式的同步時鐘源DIN輸入串行配置數據輸入引腳,同步于時鐘的上升沿DOUT輸出用于菊花鏈配置器件后面的器件配置數據的串行輸入DONE輸出高電平表示配置完成,低電平表示配置失敗INIT_B輸入/輸出在配置模式選擇完成前,拉低該引腳電平表示延遲配置;配置模式選擇完成后,該引腳的電平輸出表示配置有無發生CRC校驗錯誤:
0=CRC error
1=No CRC errorPROGRAM_B輸入低電平輸入使芯片復位
3.3配置流程
Spartan-6芯片的配置時序如圖3所示,先給PROGRAM_B引腳一個低電平信號,然后再恢復高電平,檢測INIT_B引腳電平信號,如果其電平信號也隨著PROGRAM_B而變化,則表明FPGA內部配置已經完成初始化,可以進行FPGA配置了。接下來在ARM輸入到FPGA的DCLK引腳的信號的同步下,按位加載配置數據,直到加載完配置數據。當檢測到DONE引腳信號變為高電平時,表明FPGA已經完成配置,進入到工作狀態了。其配置程序的流程圖如圖4所示。
4實驗結果分析
實驗時,將FPGA的配置引腳DIN、CCLK、INIT_B、DONE、PROGRAM_B連接到ARM開發板的I/O引腳上,同時注意ARM開發板和FPGA實驗板卡要共地,將ARM開發板接上網線,供電并啟動后,通過PC客戶端進行配置文件的傳輸和加載,當配置完成后返回客戶端“config done!”則表示配置完成。實驗結果演示如圖5所示。
為了得到配置過程中DIN引腳和CCLK引腳的數據,在程序中進行了配置數據輸出,并用示波器捕捉到這兩個引腳的輸出波形,如圖6所示。由圖可以看出,在一個配置循環中,ARM控制器是按字節進行位傳輸的,每個字節8位數據,在每輸入一個時鐘過程中,輸入一位配置數據,直至加載完所有配置數據,完成FPGA的配置。
5結論
本設計中采用兩個獨立模塊的連接來實現總體功能,而且ARM控制器的一些操作命令是通過串口進行命令傳輸實現的。在接下來的FPGA遠程實驗系統中,將完全通過單網線進行ARM所有操作命令的實現,并且不僅能完成FPGA的遠程配置,還能完成FPGA的遠程實驗——遠端實、近端虛的遠程FPGA實驗,即在客戶端電腦上完成界面上開關、按鍵等操作,這些操作命令通過網線傳遞到ARM端,控制FPGA相關引腳的輸入高低電平,并返回相關引腳的輸出電平,在客戶端電腦上通過LED或數碼管來顯示該引腳電平的高低。
參考文獻
?。?] 丁偉, 肖鐵軍. 基于FPGA的通用實驗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 無線通信技術, 2013, 22(4):38-39.
?。?] 劉笑嫘, 何廣平. FPGA芯片的配置與下載[J]. 科技信息, 2011(15):109-109.
[3] 高闖, 吳利華, 芳羅,等. 一種用于FPGA的可配置存儲器設計[J]. 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 2016,36(1):67-67.
?。?] 陳曦, 沈佐峰. 一種可靠的FPGA動態配置方法及實現[J]. 通信技術, 2012, 45(3):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