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因資產重組停牌近4個月的A股公司浙江萬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盛股份”,603010.SH)公告表示,擬收購匠芯知本(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匠芯知本”)100%股權。
公告內容顯示,匠芯知本的實際運作主體是此前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和山海資本聯合收購的美國半導體公司Analogix Semiconductor Inc.(下稱“硅谷數模”)。
目前,匠芯知本收購硅谷數模事項已經取得所有相關政府部門前置審批,包括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外管等,匠芯知本已完成對硅谷數模跨境收購交割,持有硅谷數模100%股權。
Source:硅谷數模
萬盛股份進軍集成電路領域
資料顯示,萬盛股份主要從事有機磷系阻燃劑以及其他橡塑助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主要的有機磷系阻燃劑生產企業之一,公司主要生產有機磷系阻燃劑系列產品和聚合物多元醇。
如果最終雙方交易能夠順利完成并得到監管機構的批準,那么萬盛股份將從化工產業順利進軍集成電路領域。
根據雙方初步協商,萬盛股份本次收購的匠芯知本100%股權預估價值不超過38億元人民幣,最終交易價格將以評估機構評估結果為依據,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
為保證收購能夠順利推進,萬盛股份還計劃以發行股份的方式配套募集資金不超過10億元。
38億人民幣的收購價格和此前山海資本5億美元收購硅谷數模的價格基本持平。
在今年4月7日完成收購交割的新聞稿中,山海資本董事長趙顯峰表示希望硅谷數模最終實現在中國上市,沒想到這么快就和萬盛股份達成了收購框架協議。
萬盛股份在公告中還表示,已經與持有匠芯知本75%股份的嘉興海大數模投資合伙企業(下稱“海大數模”)達成協議,后者承諾在本次收購的股東決議中投贊成票。
國內集成電路并購模式悄然轉變
近幾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以紫光為代表的不少公司通過并購的方式涉足集成電路產業,由于國內好的并購標的本身不多,所以都把觸角伸到了國外。
不過,由于各種原因,這些并購屢屢受挫。有鑒于此,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并購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轉變。
一方面,是企業自身轉向內部整合,聚焦資源。例如,紫光集團旗下紫光國芯先后整合收購剩余在外的西安紫光國芯股份、擬收購長江存儲等等。
另一方面,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為代表的產業資本通過多種方式在國際上展開投資或者并購,并且并購標的定位“小而優”,避開國外政府主管機關的審查,最終推動并購標的在國內曲線上市,完成資本退出,助力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Source:全球半導體觀察, 04.2017
此前,武岳峰資本在收購美國半導體廠商ISSI后,被兆易創新以65億元的總價并購,目前正在等待證監會的審核,不出意外收購會順利完成。
另外,北京君正計劃收購的豪威科技也已經被清芯華創資本并購并完成國產化。雖然北京君正的收購計劃因違反證監會新規而被否,但其模式和兆易創新并購ISSI資產的邏輯相同。
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多產業資本集成電路并購項目以這樣的模式逐步完成資產證券化或者間接轉讓給國內其它實體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