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SK海力士正式宣布將以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約601億元)收購英特爾的NAND閃存和存儲業務,已與英特爾簽署收購協議。據悉,此次交易包括英特爾的SSD、NAND部件、晶圓以及其在中國大連的閃存工廠Fab 68。
合并出一個更大的巨頭 直追三星龍頭地位
不過,英特爾表示將繼續保留傲騰(Optane)業務和IP,3D XPoint不會成為賣給SK海力士的一部份。
按照聲明,本次交易還需要獲得各監管機構同意,預計在2021年底之前完成本次交易。
一旦許可通過,交易將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SK海力士支付70億美元,從英特爾收購NAND SSD業務(包括NAND SSD相關知識產權和員工)以及大連工廠。第二階段,預計在2025年3月進行,SK海力士將支付20億美元,從英特爾收購其余相關資產,包括NAND閃存晶圓的生產和設計相關的知識產權、研發人員以及大連工廠的員工。
目前,三星是NAND閃存領域的龍頭,全球市場份額約31.4%,而SK海力士則為11.7%,英特爾為11.5%,二者合并則有約23.2%,大幅度拉近了與三星的份額差距。
英特爾多次瘦身 更聚焦主業
據了解,英特爾此前的幾次財報法人說明會上都有表示正在尋求出手部分存儲業務。
英特爾此次要出售的NAND閃存業務和大連的晶圓廠,也曾傳出有意賣給長江存儲,但似乎礙于中美貿易沖突,無法取得美國監管機構同意。
這是近年來英特爾最新的瘦身動作,2019年7月,英特爾以10億美元的價格將大部分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modem)賣給了蘋果,涉及 2200 名英特爾員工加入蘋果,以及英特爾手中 IP 和設備和轉讓。
2020年 2月,外媒又爆料英特爾將出售其家庭連接芯片部門給美國模擬芯片企業MaxLinear。家庭連接芯片部門為英特爾生產用于DOCSIS調制解調器和網關的芯片,以及用于WiFi和智能家居產品的芯片。
……
此次,對于將NAND閃存和存儲業務出售給SK海力士,英特爾表示,在賣掉NAND存儲業務之后,計劃將這筆資金投入到人工智能、5G、自動駕駛等領域。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Bob Swan表示:「我為我們的NAND存儲業務感到驕傲,相信這次與SK海力士的合并將促進NAND生態系統的發展,使客戶、合作伙伴和員工受益。對英特爾來說,這筆交易將使我們進一步優先考慮在差異化技術上的投資,我們可以在實現客戶價值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并為股東帶來有吸引力的回報。」
彭博社評論稱:「這筆交易將使英特爾能夠專注于自己的主要業務,同時在這個蓬勃發展的市場鞏固自己的地位」。而這個「主要業務」,被認為是指計算機芯片和數據中心業務。
今年以來半導體產業第三筆大收購案
2020年(主要是下半年),半導體產業界多次傳出大額收購案,行業整合重組頻繁。
9月14日,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正式發布公告稱,軟銀集團已經和英偉達(NVIDIA)、ARM董事會達成收購意向,英偉達將以400億美元現金+股票的形式打包收購ARM公司,但是在軟銀主力投資下組建的IoT物聯網服務部門將不在此次交易之列,不會隨著Arm被打包出售。
一旦交易完成,這不僅是軟銀史上最大規模的資產出售,也將是全球芯片行業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案。孫正義這筆四年前的投資,有望收獲80億美元的回報,不過后面還需要等待部分國家反壟斷審查。
10月9日消息,美國半導體大廠AMD試圖收購芯片制造商賽靈思,交易價值或將超過300億美元。這將成為半導體行業繼英偉達收購ARM之后的又一次重磅并購。
賽靈思是FPGA、可編程SoC及ACAP的發明者,FPGA可以在生產后重新編程,被認為可幫助人工智能和5G電信基站等領域的發展加速,推動從消費電子到汽車電子再到云端等產業的發展。
AMD則是全球領先的芯片設計制造商,其CPU、GPU、主板芯片組等產品覆蓋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電子等各個領域。
加上此次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NAND閃存和存儲業務,2020年半導體產業的這些重磅重組整合,將為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帶來哪些深遠影響,值得業界跟蹤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