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球的存儲芯片市場,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DRAM內存,一種是NAND閃存。
DRAM內存就是指手機、電腦、服務器等的運行內存,比如你的手機是8GB,還是12GB內存,指的就是DRAM。
而NAND閃存是指存儲空間,比如電腦的SSD硬盤,手機的256G,128G都是指NAND閃存。
目前整個存儲芯片領域,都是被美、日、韓廠商掌控的,三星、SK海力士、美光這幾大廠商,壟斷整個存儲芯片市場。
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進口國、消耗國,過去的這許多年,每年進口這樣的存儲芯片超千億美元,所以一直以來,國產內存廠商們也在不斷的努力,以期打破壟斷,實現存儲芯片的自給。
其中長鑫存儲就專攻DRAM閃存,在2018年成功研發出國內首個8GBDDR4內存后,目前進展神速,國內眾多的國產內存已經使用上了長鑫的DRAM顆粒了。
近日,長鑫存儲表示,目前長鑫的工藝主要在19nm,但將在2022年推出更先進的17nm工藝的DDR5/LPDDR5等內存芯片,與三星、SK海力士等巨頭競爭。
不僅如此,在2021年已經實現的6萬晶圓/月的DRAM產能基礎上,再翻一番,達到12萬片晶圓/月的產能,而未來的目標是實現30萬片/月的產能。
那么這個12萬片晶圓/月的產能,在全球能夠排第幾?占全球的總產能又是多少?
截止至2021年,全球DRAM的產總能大約是150萬片/月,而預測到2022年底,可能會提升至160萬片/月左右,而12萬片/月,則相當于全球份額的8%左右。
而從排名來看,可以排在全球第四名,因為三星現在的產能超過55.5萬晶圓/月,SK海力士是36萬片晶圓/月,美光也有35.5萬晶圓/月,接下來就是長鑫了。
對此不知道大家怎么看?3年前,國產內存的產能和市場份額均為0%,如今短短幾年過去了,中國廠商殺入全球第4,產能份額要達到8%,還是值得高興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