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
1. 兩部委將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工作
2023年3月2日, 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工作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提到,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自愿性認證工作,健全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市場體系,促進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2. 五部門:到2025年京津冀等沿海港口利用新能源汽車等運輸大宗貨物比例達到80%
2023年3月14日,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印發《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總體要求新能源汽車方面,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5年,長江干線主要港口鐵路進港全覆蓋,沿海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達到90%左右。全國主要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達到1400萬標箱,年均增長率超過15%;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水路、鐵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運輸大宗貨物的比例達到80%,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
3. 工信部組織開展2023年度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監督檢查工作
2023年3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度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新能源汽車檢查方面,《通知》明確:1)新能源乘用車主要包括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純電動續駛里程及電能量消耗量、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單體安全要求、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等項目;2)新能源客車主要包括客車結構安全、純電動續駛里程及電能量消耗量、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蓄電池單元熱失控試驗等項目;3)新能源專用車主要包括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純電動續駛里程及電能量消耗量等項目。
4. 四部門:推廣家用新能源電動汽車.保障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關于組織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的通知》(以下稱《通知》)。新能源汽車方面,《通知》提到,深入推進交通領域電氣化,鼓勵加快推進公共交通工具電氣化,推廣家用新能源電動汽車,保障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5.工信部發布《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征求意見稿)》
《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建設指南》)由工信部組織汽車、電子等領域行業機構,梳理分析我國汽車芯片行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結合汽車與芯片的行業特點和應用需求編制,旨在為系統部署和科學規劃汽車芯片標準化工作,引領和規范汽車芯片技術研發和匹配應用,推動汽車芯片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建設指南》基于汽車芯片技術結構,從應用場景和標準內容兩個維度搭建標準體系架構,明確了今后一段時期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的原則、目標和方法,提出了體系框架、整體內容及具體標準項目,確立了各項標準在汽車芯片產業技術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政策
1. 廣東發布《廣東省激發企業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新能源方面:落實好階段性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等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市出臺支持汽車以舊換新、汽車下鄉、新能源汽車購置等政策,舉辦全省性汽車主題促消費活動,鼓勵汽車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惠民活動。廣州、深圳優化小汽車總量調控管理,階段性放寬小汽車指標申請資格。(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生態環境廳、公安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稅務局、深圳市稅務局負責)
(十二)優化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站)投資建設運營模式,出臺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地方標準,既有停車位安裝充電設施的,免予辦理規劃、用地、建設許可手續,逐步實現有條件的小區和經營性停車場充電設施全覆蓋。加快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區域充電樁(站)和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新增建成公共充電樁超過2.1萬個。(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能源局、交通運輸廳、自然資源廳負責)
2. 四川省經信廳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省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征集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經信廳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省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征集工作的通知。其中對氫能車和燃料電池企業提出新的財政支持政策!文件提出,將對新能源汽車新車型生產企業進行獎勵。支持省內企業新開發的新能源乘用車、客車、貨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申報車型應在2020年9月30日以后進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新發布車型,且在進入目錄后一年時間內銷量分別達到1000輛、200輛、500輛、50輛(往年已取得此項支持的車型不予重復支持)。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的企業進行獎勵。支持省內整車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擴大銷量。申報企業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貨車、客車產品年銷量應分別達到10000輛、5000輛、3000輛,且年銷量同比增長10%以上。對關鍵零部件產銷獎勵。鼓勵省內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生產企業提升產品競爭力,加大與整車企業配套力度。申報企業動力電池和氫燃料電池2022年供貨量應分別達到5GWh和10MW(往年已獲得獎勵的企業,年供貨量同比應增長達到20%)。
3. 天津:推動落實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做好健全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體系工作
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廢棄汽車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職責分工方面,《方案》明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推動落實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配合做好健全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體系工作。
對長期占用公共空間且無人使用和維護,具有車身灰塵遍布、外觀殘破、部件缺失、輪胎干癟、輪轂銹蝕、未懸掛號牌等明顯棄用特征的廢棄汽車進行集中清理整治。
對全市建成區內廢棄汽車進行全面排查摸底,重點排查建成區內公共道路、背街小巷、公共綠地、市政橋梁下、閑置空地、居民小區等公共區域,確保不留死角。
在全市范圍內集中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廢棄汽車專項執法整治行動,2023年12月底前完成。
4. 北京發布《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3年行動計劃》
3月2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印發《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3年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2023年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要目標:碳排放強度達到國家要求,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力鞏固空氣質量改善成效;水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土壤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生態環境質量指數(EI)力爭穩中向好;并同步分解了各區年度指標重點任務計劃。
5. 河北省財政廳發布《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措施》
為全面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決策部署,河北省財政廳制定《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提出重點實施十方面措施,支持能源結構、工業領域、交通體系、城鄉建設等方面綠色低碳發展,推動河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
6. 陜西: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加快推進充電設施建設
2023年3月2日,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進一步提振信心恢復活力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新能源汽車方面,《措施》明確:
1)充分釋放消費潛力:支持市(區)發放消費券,擴大汽車消費和綠色智能消費,省級財政按一定比例予以補貼,落實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延續等優惠政策,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加快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引導充電樁運營企業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
2)著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萬億級產業集群: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新能源汽車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布局生命健康、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加快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光伏裝備、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發展步伐,力爭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3%左右。
7. 哈爾濱市發改委發布《哈爾濱市支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實施細則》
2023年3月6日,哈爾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哈爾濱市支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實施細則》,補助類別和標準方面,《細則》明確:1、充電設施建設補助標準:新建的公用、專用直流充電設施,按照額定輸出功率進行一次性建設補助。對于申請省級資金的新能源公交車充電設施建設項目暫定補貼300元/千瓦,最高額度不高于充電設備購置價格的60%;對于申請中央資金的充電設施建設項目暫定補貼300元/千瓦,最高額度不高于充電設備購置價格的60%。對于具有示范作用的“光儲充放”一體化項目,最高額度不高于充電設備購置價格的80%。2、充電設施運營補助標準:對于充電站(直流充電樁3個及以上)公用、專用充電設施(不含省級資金補助新能源公交車充電設施建設項目),給予暫定年度運營電量0.1元/千瓦時的補助,具體補貼標準根據補貼資金總量和經審核合格的充電設施總量進行綜合平衡后確定。單樁(單個換電工位)補助上限小時數為每年不超過1500小時。充電設施建設資金采取事后補助方式,在項目竣工時,應同步將基本數據接入服務平臺,自基本數據接入并提供公共充換電服務后,可以申請充電設施資金。
8. 成都市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成都市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規模突破1500億元,產量達到25萬輛,產業整零比提高至1:1,整車產能利用率、企業本地配套率分別提升至70%、50%以上,力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80萬輛,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比例達到80%,建成各類充換電站3000座、充電樁16萬個。
9. 重慶市2023年度充換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政策(征求意見)
重慶市財政局、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關于重慶市2023年度充換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圍繞樁、站、平臺、宣傳等四個方面,出臺9項財政補貼政策。《通知》顯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包括公共快充樁建設補貼、公共慢充樁建設補貼、居住社區“統建統營”補貼、公共快充樁升級改造獎勵、“充儲泊”體驗中心示范運營獎勵。
10. 浙江:加強汽車加氫站建設運營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
3月7日,浙江省住建廳發布了《關于加強汽車加氫站建設運營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為了加強我省汽車加氫站(以下簡稱加氫站)這一新型燃氣設施的建設運營管理,促進氫能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根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浙江省燃氣管理條例》《中共浙江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明確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管理部門職責分工的通知》等相關法規,提出如下意見:一、加快推進加氫站建設。二、規范建設審批流程。三、加強特許經營管理。四、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五、加強運營安全監管。六、健全標準規范體系。七、加強工作組織領導。
11. 福建省“光儲充檢”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指南(試行)
為深化“電動福建”建設,指導支持“光儲充檢”新一代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加快相關裝備推廣應用,以適應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省工信廳等七部門在總結試點工作和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制定《福建省“光儲充檢”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指南(試行)》。
12.河南:開展電動重卡、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及示范應用
2023年3月22日,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布《河南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新能源汽車方面,《方案》明確:
加大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大力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車、郵政快遞、環衛、城市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開展電動重卡、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及示范應用。加快充電樁建設及換電模式創新,開展多能一體綜合充(換)電示范站建設,構建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電網絡體系。對標國際領先標準,制修訂汽車節能減排標準。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興產業廢棄物回收體系建設和循環利用。